第239章 一片赤誠何太尉(第2/4頁)

眼下這大帳裏,要是沒了他,陸謙幾人何在一塊恐也不是張仲熊的對手。他可要提防著張仲熊暴起傷人啊。

帳外守著郭盛和呂方,二人立在帳前,耳朵卻不時的聽著內中的動靜。二張被俘,那沒羽箭張清甚是強硬,被陸謙打入囚牢去,只有這張仲熊被陸謙相見。兩人都不知曉內裏發生了什麽,但在心底裏卻就對張仲熊另眼相看了眼。

而此時的摩尼教眾人,卻更多在談論關勝的武藝。他們也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石寶,這二人一南一北,同樣的大刀,撞到一塊了,卻是個好對手。

自然,也非人人都在想那武藝上的事兒。就比如龐萬春,就比如高玉,這兩人對於梁山軍後陣裏正在組裝趕制中的投石機就很感興趣。

前者是摩尼教的大將,甚是善射,便就對遠程武器,相當關注。後者是摩尼教中少有的文士,就高玉的那點武力,對摩尼教來說半點也不重要。方臘更需要他的腦子。

投石機一眼就被高玉相中。

江南之地,堅城固壘許不算是多,但寬寬的護城河卻是不少。

不管是蘇州、杭州,還是湖州、會稽等等,那座府城州城外頭沒有一條寬寬的護城河?

正常推理之,這等所在必然會是摩尼教義軍席卷江南的一大障礙。那除了使人先潛入城中去,待城外大軍來到,再裏應外合奪取城池外,便就只有死拼爛打,蟻附攻城一途,高玉再想不出其他辦子。

如此前者還好,但再一再二難再三。這等手段可用,但不可長久,朝廷官員也非是盡皆蠢貨。後者卻是傷亡巨大。每當高玉想象,大軍這般進攻蘇杭時候,他眼睛裏最後剩下的便是鋪天蓋地的鮮血和屍首。

所以,這般石砲的制作法子是摩尼教所急需的。

那唯一還要他拿捏不定的就是,這所謂的梁山砲乃是一種新式石砲,發射方式聞所未聞。高玉不親眼見識一下實效,是不願輕易開口去的。

接下時日裏,陸謙就每日叫林沖、王寅、魯智深等將在城下邀戰。

應對其關勝、花榮諸將時,每每酣戰不下時候,就一哄而上。縱然那城頭宋軍日日叫罵,以多欺少,不算好漢。梁山泊這邊也只做沒有聽到。

何灌也樂得這般,因為梁山泊一次次以多欺少,雖然勝了場面,卻也激發起了城內城外宋軍的同仇敵愾之心。近日裏他就有感,將士們士氣上揚了不少。

直到這天天剛剛放亮。

“嘿嘿……呦嘿……”

“嘿嘿……呦嘿……”

一段節奏明快又鏗鏘有力的號子聲響徹範縣城外,一座座高聳的石砲,一輛輛沉重的盾車,在那嘹亮整齊的號子聲中被推出了梁山軍寨門。

小半個時辰後,二十座高大的梁山砲,生平第一次出現在戰場上。它們的正前方羅列著一派加大加高加重的盾車。高高豎起的木盾,只比營壘柵欄還要粗大的原木縱橫捆綁的木盾,只把身後的梁山砲遮掩了大半。二十座梁山砲範縣東城與城南宋營,各自分得十座,整整齊齊的在宋軍正面排成了一列。與它們在一起的還有三千名身披重甲手持弓弩長牌,大刀長矛的精銳步卒。

“噠噠噠,噠噠噠……”

上千騎兵亦從梁山軍大營後頭奔出。千馬奔騰,仿佛一片包裹著滾滾天雷的烏雲,飛快的從天邊移到陣前。

以二十座在宋軍一幹高層將領眼中甚是奇怪的石砲所在為基點,四千梁山泊步騎,列陣左右,嚴陣以待。刀槍齊輝,精光耀日。叫宋軍上下瞧得目瞪口呆。

“這……這石砲打不得這般遠吧?”唐斌看著梁山泊將士擺出的威武陣列,心中對陸謙的服氣沒有半分減弱,反倒更加佩服了。這還是一窩草寇水匪嗎?看看人家的武備,看看人家的戰袍,看看人家的氣勢,跟官軍站在一塊,簡直比官軍還像官軍。

可是那些石砲的落點是不是距離的過於遠了一些?

關勝、花榮全都不講話。崔埜小聲言道:“哥哥,咱現下就怕對面的石砲真能打的這般遠。”

梁山泊能成今日的氣勢,陸謙等輩豈是凡人?他們不會這般失策的。也就是說,城外的石砲多半就能打上城頭。

何灌亦早早有了定論,下令床弩對著梁山砲射擊。但多是被盾車給攔下了。那盾車上蒙的有一層生牛皮,還被澆潑泥水,城頭射下的火弩,也沒甚作用。

“太尉。”劉珍心跳一陣加快,那一座座高聳的石砲像是一片壓向人頭頂的黑雲,每看一眼就都能讓人感覺一陣心悸、一種沉悶。

無盡的陰霾在空氣中凝結。一種壓抑的氣氛彌漫整個城頭。

他想聽何灌的指示,是就如此僵持著,著實城下梁山軍一點點做好準備。還是先一步選一支精兵,擇一猛將帶領,去燒了那些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