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復仇

平陽之戰,晉軍大勝,旋即王澤復歸堯祠,清理死難將士的遺體,重新修復壁壘。不過白天那一把火,已經把堯祠都燒得面目全非了,幾乎成為一片瓦礫。有小校從廢墟中翻出堯、舜、禹三王的神主,王澤便命堆土為台,擺放三神,自己即於台下伏身而拜,禱告道:

“幸得先聖保佑,我軍才能垂死而復蘇,復與友軍相合、呼應,大敗羯狗。則一旦戰事暫歇,羯狗退出平陽郡,小子王澤,必當重修祠堂,供奉先聖。還望先聖護持,使我中國昌盛,世代繁榮,不再遭逢胡羯之禍!”

連磕了三個響頭,才要站起身來,卻又微微頓了一下,然後壓低聲音,繼續禱告:“小子亦請先聖垂示,這中國姓誰為好啊?所謂‘車駕’,是否當易?”問完這句,又是三個響頭磕下。

磕完頭站起身來,仔細瞧瞧眼前的神主,又再左右掃視,什麽特殊情況都沒有發現……王澤自我安慰道:想必是羯賊尚未退去,故而先聖不肯加以垂示吧。倒也不急,可待日後再說……要麽我去問問彭子勤?就理論上而言,他如今就正在平陽城內吧。

再說北宮純,在與王澤商議過後,並未進入堯祠,或者南北二壘,而即在南壘以西下寨,臨近汾水岸邊。隨即劉央便命莫懷忠將仍然停靠在汾西的糧船連夜轉運汾東,通過北宮純的營壘,陸續輸入堯祠。

然後翌日一早,汾水兩岸的晉軍即用這些裝糧的船只為基礎,在堯祠以南搭建起了一座浮橋,方便往來溝通。石虎得報,便令張熊率數千騎兵前往騷擾,結果被北宮純順利擊退了。

同時石虎命王華北上,去收攏那些跑散的牛羊。王華第一日的工作挺圓滿,順利驅趕上萬牛羊,入於趙營,石虎即命大肆宰殺,分食將卒,以期重振人心士氣。但到了第二天,王華出去後不久,便有敗報傳回來,說他已被晉將陳安臨陣所斬……

就理論上來說,陳安所率千余騎兵,兩日前的戰事過後,便當重新涉渡汾水,退返平陽城中——因為那才是他的根據地啊——或者嘗試破圍南下,去堯祠與王澤會合。然而陳安自由散漫慣了的,實不願受人指揮——尤其是在他看來用兵溫吞若水的劉央——因此仍然滯留在整個戰場的東北端。

輕騎兵固然來去如風,但為了不犧牲機動力,往往導致所攜物資太少,既不能無後方地長期作戰,也不便臨時紮營。當然啦,糧食問題好解決,這漫山遍野都是跑散的牛羊,隨便獵一小群,就夠千余晉騎吃好幾頓了;但平野之上,又無險阻,實在難以紮下堅固的營寨來。

就好比郭太在汾西,每一兩日便會將半數騎兵歸於西平城,既歇兵疲,亦休馬力一般,陳安也不可能一直跟野外飄著,必須有一個穩固的後方基地。那麽既然不願復歸平陽,又不願南下堯祠——以陳安的品位,王澤未必指揮得動他,北宮純就不好說了——陳安幹脆就在前日大戰後,撒開馬蹄,一路而向東北,四十裏路,數時便過,進入了楊縣城。

楊縣自胡漢敗亡之戰以來,始終未能得到修復,今逢羯趙南下,勢必難守,故而早就已經放空了,而趙軍也僅僅留了數百步卒占據護守而已。陳安自渡汾東,早就派遣遊騎去各處哨探,在得知楊縣的情況後,便即揮師直取,果然順利驅散羯卒,殺入城中。

雖然城堞不完,終究還殘留幾道城壁可為屏障,城內房屋不少,可蔽風雨,最關鍵有城池必然有井水……於是陳安即命所部在楊縣城內好生歇息一日,然後再度出城南下,來擾羯軍。正趕上王華第二日來搜捕牛羊,羯兵尋跡追蹤,跟牛羊一樣散得滿處都是,陳安趁機率兵直突至王華面前,一刀格開敵械,然後一矛刺去,取了王華的性命。

消息傳來,石虎不禁黯然。雖然殺了朱軌,但朱軌請求撤兵之言,這兩日始終在石虎腦海中縈回,雖然性情執拗,不肯認輸,但直覺告訴他,朱軌的話是對的……

前日之戰,原本在汾水以東,貌似自己已經完全掌控住了局面,誰想到郭太中伏,導致汾西的晉軍得以順利機動,隨即三千晉騎來援,竟然就產生連鎖反應,導致連番喪敗。不過由此可以得出判斷,晉人一日間轉戰多處,打得也相當辛苦,勢必不能全師押上,來與己軍作最後的對決,而必須要返營休整,再等時機。

正因為如此,石虎才不肯聽取朱軌的建言,他希望能夠盡快恢復己軍的士氣和體力,則不管怎麽算,兵馬還是我家的多,說不定還能找到轉敗為勝的良機。然而今日王華被殺,非常清晰地通告了石虎一個訊息:晉人因勝而士氣旺盛,體力恢復得相當之快,而自家士氣,仍然還在及格線上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