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各懷憂心(第3/3頁)

這就是片兒湯話,沒啥營養,因此性情急躁的陶稱當即隔過諸位兄長就說了:“大司馬重用阿爹,官居三品,而子孫除道真兄(陶瞻)外,皆為布衣,如何紹繼大人之業,且光大家門啊?今召我等來,是有薦於大司馬之意了。”

陶侃朝他一瞪眼:“住口!便汝這般輕佻急躁之性,豈能為官做宰?恐汝出仕之日,必為家門招禍!”

陶稱被老爹這一罵,不禁又羞又怒,卻也不敢回口,只得悻悻然朝後一縮。陶臻就問了:“叔父謀劃深遠,隨大司馬數歲,從不召我等北上,今既見召,必有其因。小子愚鈍,還請叔父明言。”

陶侃手撚胡須,長長地嘆了一口氣,說:“近日長安內外的傳言,我於家書中,亦有提及……大司馬雖寄托腹心,而陶某只願為國家逐寇滅賊,實不願卷入政爭濁流中去也……”

幾個兒子聽了這話,都不禁微微吃驚,陶琦試探地問道:“大人之意,難道大司馬……有應讖之心麽?!”

陶侃搖一搖頭,說:“大司馬之心,我不知也,然諸裴之心,不問可知。今大司馬內控朝局,外總戎政,雄兵數萬,強過中軍,將吏千數,賢於中朝……時勢如此,即不欲效仿武皇帝(司馬炎),亦難免成一文皇帝(司馬昭)。

“我既受其恩德,自不能輕言背之,且羯賊未滅,社稷未復,國家未定,也不願退歸鄉梓,優遊林泉……”

總體而言,陶士行的事功心是非常之重的,加上他壽命也長,原本歷史上領軍長達四十一載,高壽七十六歲,這才將兵權交還給東晉朝廷,然後交接返鄉的翌日,就在途中掛了……也就是說,兵權一直捏到臨終的前一天!

則如今正在意氣風發之時,你要他辭官卸任,打死他也不幹哪!

“若大司馬成文皇帝之功,我必善輔始終,若其成武皇帝之業……”陶侃說到這裏,又不禁長長地嘆了一口氣——“即便陛下肯禪位,丹陽、汝南、彭城諸王尚在,中國難免割裂。尤其丹陽王南渡多年,總江南之政,有王茂弘為輔,王處仲手握重兵,豈肯屈居人下啊?一旦南北分治,我在北地,汝等在南,恐怕為人所魚肉……

“兒孫眾多,固是福祉,實亦拖累。我不禁想起所傳大司空(劉琨)之事,因其子劉群為段末柸所俘,段匹磾疑之,遂囚大司空,幾乎不幸……倘若將來汝等為江南所劫,而大司馬因此疑我,我與胡奴等復殞命於北,則恐陶氏一門絕矣!即不絕,亦將淪為庶人,我半生辛苦,俱化煙雲!”

說到這裏,又瞪一眼陶稱,說:“我今召汝等來,是為全父子性命,豈是為汝等求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