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飽漢不知餓漢饑(第2/2頁)

甄隨既去,裴該又自各部調用善籌劃、能計算的小吏數十人,齊聚樞部,以協助楊清,調派關中及河東、平陽二郡的物資,隨時做好抵禦石虎南下的準備。相關指令自然也快馬送去了平陽,劉央便與陳安、姚弋仲等將離開平陽城北上,去勘探地形,以便設置防線,攔阻羯師。

此前並州的羯軍較弱,又有拓跋鮮卑牽制,所以平陽晉軍基本上采取的是攻勢,除了在邊境線上設置幾座堡壘預警外,並沒有建造什麽防禦設施。如今強弱易勢,很可能攻守也要易勢,那光靠著幾座縣城來禦敵,未免太過托大了。況且石虎若敢南侵,必將蹂躪晉土,影響到農業收成啊,豈可不設壘以拒之於境外?

平陽、西河兩郡的邊界線,是在永安——即後世的霍州市——以北,也即臨汾盆地和太原盆地的銜接點。這兩個盆地,也可以算作是汾水河谷,西有呂梁山,東有霍大山(即後世太嶽山),兩面包夾,險峻難行。河谷在從介休到永安南三十裏這一段,驟然收窄,只有兩道可通——一是沿著汾水,有曲折小徑,二是汾水以東二三十裏外,有條溝通兩縣的大路。

說是大路,約摸兩縣正中位置,南北近四十裏地,需要翻越高山,並且涉過兩條沁水支流,大軍仍然難行。

所以晉軍設置防線的地點,有三個選擇:一是在這段山路的北段,直面一片開闊地帶;二是山梁最高、最險之處;三是山路南段,背倚永安附近的狹窄平地。

陳安建議在山路北段設壘,並且謀劃道:“可於附近山上,設置伏兵,候賊近壘,則前出斷其退路……”

劉央搖頭道:“不可。”隨即朝陳安笑笑:“陳將軍所言,自是好計,然而據聞此前石虎據山以破鮮卑,便是用了此計,則彼又豈能上我等之當啊?”

對於九原之戰的具體經過,劉央等人其時已知之甚詳。情報一方面來自於長安的通傳,另方面則是太原方面主動泄露的——太原郭氏,暗遣奴仆逾山而南,向晉方稟報了石虎戰勝的詳細經過。

陽曲郭氏,於魏晉間曾經顯赫一時。曹魏大將郭淮,兄弟四人,其仲郭配生二女,一嫁裴秀為正室,一嫁賈充為繼室——晉惠帝皇後賈南風即為郭氏所生——因此郭淮的侄輩郭奕、孫輩郭彰等,全都擔任過尚書。但是隨著賈氏覆滅,繼而裴頠遇害,郭家也逐漸沒落了,再加上陷胡已久,如今的族長郭殷竟被迫要接受郭敖等輩的聯宗……

只是大家族狡兔三窟本是常事,太原郭有分支,時居平陽,就也跟郭默聯了宗,算是兩頭下注。如今晉勢——尤其是長安行台之勢——漸熾,郭殷琢磨著,本家不能於晉毫無功勞,這才密派奴仆南下,去跟劉央等人暗通消息。

他也鬼,所遣之人身上並無片言只字,往來消息,全是口傳,則就算被趙軍逮著了,也搜不出來實證,他更可以直接指責送信人是“逃奴”,跟我一丁點兒關系都沒有。雖說以石虎的脾氣,想殺誰就殺誰,根本用不到實證,終究郭氏乃郭敖同族,郭敖又是石虎正室郭氏本出,大家是親戚,還不至於下太狠的手吧。

因而如今劉央才婉拒了陳安的建議——“彼處北廣而南狹,若只設壘抵禦,賊可洶湧直至壘前,恐怕於我不利啊。”姚弋仲乃建議在山路南側尋找合適地點築壘,那地方地形正好相反,北狹而南廣,既方便晉方物資的輸送,而趙軍逾山而來,其力必疲,抵擋起來也相對輕松一些。

至於山路正中位置,最險狹之處,其實對於禦敵的作用是最佳的,但同時築壘也極不方便,咱們這又不是長期工程,最短半個月,不定哪天石虎就要動兵了,恐怕緩不濟急啊。

於是在勘測好了合適的地點後,劉央便留姚弋仲統籌建壘事,自己和陳安返歸平陽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