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胡信(第3/3頁)

裴該召來裴詵、遊遐等人計議,遊子遠說:“臣在西戎中遊走,多說故偽皇太弟劉乂甚得氐、羌之心,自劉粲害劉乂,氐、羌乃多叛,甚至於逃歸河西(平陽政權下屬很多戎部,都是十多年前從河西遷過去的)。則劉聰奪劉粲大單於號,轉授劉曜,是欲其撫戎也。”

裴詵也說:“臣細察此前戰事,深知劉曜之能,在劉粲之上——劉曜胡之宿將,劉淵以為假子,豈劉粲幼沖者所……”

其實劉粲也三十多了,但論年齡、經驗,比起劉曜來,當然算是“幼沖”。只是裴詵說到這兒,突然打了磕巴,因為他猛然間想起來:我這兄弟可也才三十哪,比劉粲還要小,我怎麽能在他面前說人因為年輕所以必不可靠呢?

裴該笑著擺擺手,不以為忤,反倒說:“祖大將軍用兵之能,自非我所能及也。”倘若朝中再有這麽一個門第、身份與我相若,也有振作滅胡之決心,但歲數比我大,經驗比我豐富的,說不定我就讓賢了。不是因為沒有這路人,所以我這個小年輕才能當仁不讓地肩負起重任來嘛。

他說我明白阿兄的意思——“劉曜若執胡政,較之劉粲,恐將大不利於我。”

裴詵點點頭,隨即說了:“幸好,劉粲未死!”

劉粲終究是偽皇太子,而且他腦袋上“大單於”的頭銜雖被剝奪,“大丞相”的帽子可仍舊戴著哪——“此必河西敗報,傳至平陽,劉聰乃被迫與劉曜妥協,然尚寄望於劉粲也……”

旁邊兒胡焱一針見血地指出:“恐劉聰未必知劉粲生死!”

劉曜為了盡快掌握政權,很大可能性會假稱劉粲已然戰死,但劉聰未見其屍,多半不信。劉聰故會寄望於劉粲仍然得生,且徐徐召聚舊部,以便制約劉曜。

裴詵點點頭,隨即笑道:“若劉粲已死,或劉曜將行弑主之事,亦未可知。”就是因為劉粲還沒死,所以劉曜才不敢鋌而走險,只能做權臣,不能當胡王。

裴該聞言,不禁撚須而笑,問裴詵道:“阿兄在河東、平陽,布劃得如何了?可能使人大造謠言,說劉粲將歸平陽‘護君討逆’否?”

一則可以利用這種謠言,驚擾胡漢君臣之志,動搖兩郡百姓對胡漢政權的信心;二則即便劉粲被迫要跟劉曜妥協,也說不定會為流言所逼,不得不起而一搏了。

“我當命甄隨慎勿北向,以逼劉粲,但東取安邑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