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故人(第3/3頁)

想當年在淮濱,裴熊臨水三射之時,他就曾經說過,我不是晉人,而是鮮卑人,本為段務勿塵麾下小率,戰敗投降了石勒,被收為部曲。在裴該想來,自己既已逃遁,這裴熊要麽回去向石勒稟報,則仍留在羯軍之中,要麽不敢折返,會逃往他處——那你就該回到段部去啊,怎麽又投了拓跋氏呢?

裴熊對此解釋說:“小人本乃父段而母拓跋……”

石勒在遊弋於司、豫間之前,曾於永嘉二、三年間,奉劉淵之命進取冀州,威脅幽州,幽州刺史王浚遂遣其將祁弘,與遼西公段務勿塵相合,率十萬大軍南討,最終於飛龍山將石勒擊敗。裴熊就是在飛龍山之戰前的對陣之中,中伏負傷,而為羯軍所擒的。

他身份不高——主要是雖屬段部,本人卻不姓段——也就百十人的隊將而已,弓馬雖熟,又能角抵,長矛大刀卻耍不大溜,因而受所部主將牽累,都沒能大展所長,多殺羯兵,就中箭被俘了。石勒命將俘獲的晉兵一律斬殺,但對於段部鮮卑人,卻網開一面——主要他知道段部是大敵,還希望能夠跟段務勿塵化敵為友。

撿點所獲鮮卑兵,見裴熊力大,便即收於麾下。鮮卑人本重武勇,那你既然打贏了,我自當由你處置,再無二言,就此裴熊跟從了石勒。

但是裴熊平素寡言少語,不顯山不露水的,石勒只知此人老實,卻並未能發掘其所長。其後要命人監視裴該,石勒考慮到裴熊能說一口流利的晉語——段部與中原往來甚密,中國化程度是很高的——與羯人部曲不同,便命其化名孫文,送去了裴該身邊。

本來下令,若裴該有逃跑之意,便可當即斬殺之,但在渭濱,裴熊一則不忍下手,二來考慮到即便射殺了裴該,對方身在船上,也不可能拖屍體回去向石勒復命,故此才特意三射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