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末將無罪(第3/3頁)

郭默初時緩緩行軍,等到打通道路,進入安定郡內後,卻瞬間將全軍展開,四處搜殺亂戎,力求一個都不放過,其勢甚急。彭夫護正在領兵攻打烏氏,聞報大驚,急忙把那些並非真心依附的戎部撇下,自己帶著核心部眾五千多人,匆匆撤圍而逃。

烏氏本是梁氏的大本營,得知戎亂後,趕緊把全部族人和依附百姓盡皆遷入縣城,籠城而守。彭夫護派人前去勸降,說咱們從前也有過合作的,後來你們背叛於我,我卻也不記舊仇,若肯打開城門,我只殺別家,承諾保全梁氏一族的安泰。

然而梁氏也不傻,明知道郭默主力就在略陽,裴湛也正在臨涇聚兵,準備進剿,任何一路官軍都不比亂戎勢弱,而且最多半月便可抵達城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麽可能投降?再者說了,如今烏氏梁為天下有數的大族,《姓氏志》中排名第五,倘若輕易降順亂戎,難堵悠悠之口,名次必然下跌啊——即便朝中有梁芬撐腰,估計也扛不住。

於是不肯應允,卻也並不一口回絕,只是砌詞敷衍,拖延時間。彭夫護大怒,當即揮師攻城,連續三日,皆不能克。

隨即就傳來了郭默回師的消息,並且初始靜若處子,突然間又動如脫兔,沿路迅猛搜殺過來。彭夫護明知自己不是對手——倘若能有一兩個月時間將亂戎重新整合,或許尚堪一戰——則他此來本就是為了騷擾和擄人,既已得手,不退何待啊?

郭默緊趕慢趕,同時裴湛也集合留守前軍與郡兵四千余來救,兩下堵截,都沒能留住彭夫護,竟被他利用熟悉地理的優勢,順利遁出境外去了。

郭默、裴湛才入烏氏,裴該也趕到了。二人前往晉謁請罪,裴該先安慰裴湛,說:“戎心易亂,且彭夫護自境外來,賢弟雖不能未雨綢繆,救援倒也及時,不算大過。”隨即注目郭默,冷然說道:“汝下略陽,是奉我鈞旨,留守軍少,導致戎亂,此過在我,不在於汝。然而我有言,若能或擒或斬彭夫護,前事皆可不論,今既不能得渠魁,復多造殺戮,又豈可不罰?!難道汝所殺者,都是亂戎不成麽?!”

郭默態度很恭順,語氣卻頗堅決,當即回答道:“啟稟大都督,末將無罪,我所殺者,確乎都是亂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