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解不開的古物迷蹤是歷史的宣言

中山王墓為何存在大量鮮虞族珍寶

中山國是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小國,一直在歷史的煙塵中若隱若現,真實的歷史面貌在史書中難得一見。1974年,考古隊在河北省平山縣對戰國時期的遺址進行發掘工作,不僅發現了中山國的國都靈壽,還在不遠處發現了中山國王璺的陵墓。

中山國王璺是一位有為的君王。他在位期間,中山國國力空前強大,他甚至有過以中山國彈丸小國之力伐燕攻趙的壯舉。璺王過世後,按照當時的普遍風俗大興陵墓。璺王生前生活就非常奢侈,死後陵墓的奢華程度也可想而知。

璺王陵墓平面看起來近似“中”字,南北有長達105米的墓道。陵墓有兩座車馬坑,一座葬船坑,一座雜殉,還有六座陪葬墓。在這些墓葬中出土了大量隨葬品,以供後世一窺中山國的文化面貌。

出土的物品中大部分為青銅器、金器、銀器,做工造型無不精美,並帶有北方民族文化風格。

戰國時期的青銅鑄造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青銅的鑲嵌工藝在當時也頗為進步,當時還湧現了大量錯金錯銀的藝術品,工匠們將這種手法運用到藝術品的制作中,體現了高超的技藝水平。

墓葬中出現了古徽志——青銅山字形器,造型獨特,見者無不驚嘆。中山國的工匠在熟練掌握青銅器制作工藝的同時,融入了本國特有的文化元素,創作出了極具地方特色的藝術品。

除了融入地方特色,中山國的工匠還擅長人物和動物的形象塑造。十五連盞銅燈就是一件最具代表性的藝術瑰寶。這座燈遠觀似一株枝繁葉茂的大樹,燈座飾有鏤孔透雕三虎頭六身夔龍紋,主幹部分向四周伸出了七條樹枝,托起十五盞燈。燈的每個枝節都是活動可拆卸的,具有很高的實用價值。每節樹枝,亦可拆卸,樹枝上塑造有夔龍、小鳥、小猴等藝術形象,黃白輝映、艷麗多彩,生動俏皮,活靈活現。更有趣味的是,樹下還有兩個奴仆形象的人物正在拋灑食物戲耍猴群,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

青銅龍鳳方案是用錯金銀工藝制作出來的藝術精品,此案層次復雜,最下層以四頭鹿為支撐,再上一層由飛龍盤曲,龍頭構成四角,架起四方形案面框,龍間又有鳳鳥飛舞,生動華麗。專家認為,青銅龍鳳方案最初很有可能配有一個漆木桌面,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腐朽。

中山王墓中出土的隨葬品數量驚人,僅一號和六號墓出土文物就達19000多件。這些隨葬品大都與中原文化密不可分,其中的陶制、青銅制禮器就與同期的魏國、趙國墓葬品風格相近、工藝類同。但是仔細觀察這些文物就會發現,這些物品也體現出了其他國家的少數民族風格。譬如帳幕構件,只有遊牧民族的馬背生活才用得上,而這種物品卻出現在了中山王墓中。中山國的古徽志與華美的動物造型器物,都流露出了濃郁的民族風情。

一些專家考證,中山國最早是由北方遊牧民族鮮虞族所建立的。戰國是一個民族大融合的時代,鮮虞族被時代的洪流所影響,逐漸結束了遊牧生活轉而依靠農耕生活。生活方式改變了,文化並沒有消失,這也就是為什麽會在中山王墓裏發現大量鮮虞族風格珍寶的原因。

曾國國君墓建在隨國的真相揭秘

湖北隨縣在戰國時代屬於隨國地域。1978年2月,隨縣的一支駐軍在縣城西北處擴建營房,在一片與地面顏色不同的“褐土”中挖出了2米多長、1米寬的長方形大石板,遂向襄陽地區文化館報告。考古隊經過勘探發現:這片“褐土”是個面積達220平方米的超大古墓,比馬王堆漢墓還要大6倍。

考古隊首先便是清理現場,然後決定起吊墓葬槨蓋板。可是,墓葬中的47塊槨蓋板均由60厘米見方的梓木做成,最長的達10.6米,重約4噸。這給起吊工作造成了很大難度。最後,動用了10噸大吊車才得以成功。

槨蓋板揭開後,人們發現:地宮中所有的文物都浸泡在了3米深的渾水裏,水面上浮著一些亂七八糟的棺木。工作人員只得往外抽水,隨著水面下降,三段橫梁和一根木柱慢慢出現。順著橫梁往下摸,讓人們驚喜的事情出現了——水下有一排編鐘!

1978年5月份,墓室積水終於抽幹,編鐘完全從水中露了出來。文化部文藝研究院音樂研究所音樂家黃翔鵬等人立即對出土的全套編鐘逐個進行測音。檢測結果顯示:這套編鐘音域跨越了5個八度,比現代鋼琴少一個八度,中心音域12個半音齊全。

1978年建軍節,歷史上唯一一場曾侯乙編鐘原件演奏音樂會在駐隨炮師某部禮堂舉行。沉寂了2400多年的曾侯乙編鐘重新奏響了它那雄渾而又浪漫的千古絕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