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大明的頑疾(第3/3頁)

經歷了一場生死危局,崇禎的性格也變了許多,現在的他遠比以前更加穩重,對事情的理解也深刻了許多。

今日召集王寅和路振飛二人攀談,詢問對局勢看法對策倒是其次,關鍵的是他想弄清楚王寅和路振飛二人,弄清楚這二人的能力和品行,看看他們到底對自己是否絕對的忠心。

北京失守前,滿朝文武面對自己裝聾作啞,即不肯獻出家財為國分憂,更不主動建言獻策。就連自己任命的首輔大學士魏藻德,也對國事朝局裝聾作啞,每次問策時都沉默應對不發一言。而闖賊進入北京後,這些文臣一個個爭先恐後的向新主獻媚投降。

這一樁樁一件件事情,讓崇禎對這些文臣早就寒了心,對他們口口聲聲的忠君為國早就不信。

可是,要想掌控大明穩定朝局,又不能不用這些文官。但是,即使要用,也必須要用對自己真正忠心的人,建立屬於自己的班底,於是崇禎便借著問策之際,對二人進行觀察。

觀察的結果是,這二人可用!

路振飛能主動說出大明的頑疾是宗室和士紳,說明此人對大明的忠心要在自己的私利之上,這是一個純臣。

王寅能準確說出現在應該做的事情,說明此人思路清晰,能力出眾,再加上他只是一個舉人,以前沒有出仕為官。沒有中進士沒有出仕也就沒有很多同年同僚,也就不容易結黨,只有依靠朕,他才能在未來的朝廷中立足,所以崇禎對王寅也很放心。

對到達南京以後的朝廷,對未來的施政,崇禎已經有了一個清晰的思路,就等著到達南京之後立刻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