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8章 左右手互搏

宋人,不管北宋還是南宋,都有個非常明顯的特點,不用琢磨,只需上街走走就能馬上發現的特點,愛看熱鬧。

尤其是當街吵架、打架之類的,趕上有發生,附近的店鋪、住戶楞有搬著凳子、端著茶水出來打算看到散場的。

報紙上還能打架嗎?必須不能,但能吵架,以文字代嘴巴一樣吵。而且吵架的雙方都很有來頭,一方是真理報編輯,鏡子先生。一方是福州日報編輯,秋實先生。

鏡子先生是挑事兒的一方,前幾期秋實先生在福州日報上寫了有關朝廷拖欠淮水修堤款項的事兒,還把盱眙縣官員講排場、搶功勞的嘴臉好好編排了一番。

結果鏡子先生看不過去了,在真理報上寫了一篇文章予以駁斥。言辭非常犀利,羅列了很多數據證明朝廷一直都在水利工程上花力氣修補,只是由於每處的投資都沒有這段河堤大才不太顯眼。

既然想看吵架的,那就必須弄清雙方都在說什麽,於是真理報剛發行了幾天就賣到揚州紙貴了。不光茶肆裏有專人誦讀兩份報紙的相關內容讓大家對比,很多酒肆和青樓裏也有小規模的辯論了。

兩份報紙還沒針鋒相對,民間就已經開始戰隊了,各有各的支持者。別湊在一起,只要碰上三句話還沒說完保準又要爭論。

對這件事兒最上心的還不是百姓,而是揚州或者說兩淮路的官員。福州日報的秋實先生嘴太損了,把官場裏這點事兒全抖摟了出來加以鞭撻。

說的對不對?表面上看挺對的,可太片面,光看到了不足沒深究難處。大家都是好不容易爬上來的,誰進入官場都是這樣做事的。你敢創新一個我看看,三個月就得被彈劾下台,純屬站著說話不腰疼。

可是再不樂意也只能忍著,人家有報紙當舞台表演,怎麽說都成,咱沒機會還嘴啊。突然冒出來的這份真理報簡直就是三伏天裏的冰露,讓人太舒坦了。

終於有明白人給咱當官的說話了,還說得這麽透徹、這麽符合實際。也讓百姓們明白明白,別以為當官就是整天吆五喝六搖頭晃腦不幹正事,這個工作一點不比種地輕省,不光腦子累身體也跟著累。

再一琢磨,還是涼王仁義啊,不忍心看著同僚被小人詆毀,更不願意看著朝廷和皇家名譽受損,毅然決然的站出來自己花錢辦報揭露小人的嘴臉。

咱們大家沒有辦報的本事,還沒有賣報紙的本事嗎?趕緊訂閱吧,不光自己訂,還得號召親朋好友都訂。

這麽好的報紙必須長盛不衰,也就是沒有一下訂閱十年的規矩,否則就先來幾份。錢是小事兒,不能辜負了涼王的這份心思,更不能讓涼王賠本還賺不到吆喝!

沒幾天,新一期福州日報也送來了,真沒讓人失望,整整兩個版面都是回擊。說著說著還把矛盾焦點從河堤轉移到了古代律法,引經據典的批判了官場裏的一些不良風氣。

這篇文章讓原本就支持秋實先生的人神情為之一振,再碰到鏡子先生的擁躉,戰鬥力馬上能提高三成。

鏡子先生的粉絲也不用發愁,五天之後新一期真理報又來了,就福州日報的幾個論點論據口誅筆伐好一頓批判,批得體無完膚。

尤其是幾個有關古代律法方面的問題,鏡子先生給出了截然不同的理解,並且標明了具體出處,全是無可辯駁的鐵證。看樣子在引古論今的造詣上鏡子先生更勝一籌,這一局占了上風。

但秋實先生也沒服輸,馬上提出了一個新問題,關於瓜洲鎮跨江大橋是否該修、怎麽修、該由誰修、修完了是不是要像滹沱河大橋那樣收費。

這個問題更復雜,牽扯到了很多技術問題,一時半會兒真辨不清。但不要緊,只要有不同意見就會有爭論,鏡子先生絕不含糊,立刻就加入爭論,大部分觀點依舊和秋實先生相反。

兩份報紙可有的幹了,你一篇我一段的隔空對噴吧,眼看就要進入臘月了,這場嘴架打到明年也分不出勝負。

但讀者們都不煩,這些事兒往常並沒太多人提及,就算偶爾碰上也引不來這麽大規模的討論,不管真懂假懂,聽聽還是挺過癮的。再加上真有學問的人站在不同立場上這麽一講解,說不定就真懂了點呢。

臘月初,洪濤又借口巡視長江水情駕著訓練艦去了一趟濟州島,而且把四個日本武士和幾名日本漁民水手都帶上了。

一方面是想讓他們熟悉熟悉大海,順便檢查檢查這段時間的訓練結果。另一方面也是讓他們見識見識啥叫在大海上如履平地,想去哪兒就去哪兒。

在如何讓陌生人忠心的問題上洪濤很有經驗,通常而言震懾力比金錢財富更有效果。誰都願意跟著有能力的人,總覺得這樣有安全感,要是再能給點希望,基本就能獲得初步忠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