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8章 坐吃山空不可以

不訓練、不備戰、除了軍械之外不缺補給,整天除了吃喝玩樂就是帶著一群軍官到沼澤地裏打獵,這種日子也挺輕松的。

但新軍並沒完全松下來,目前所剩的武器還夠一次中等規模戰鬥消耗,本著只可我負天下人、不許天下人負我的原則,新軍的探馬依舊每日在周圍一百裏之內搜索。

除了抓捕遼軍潰兵之外更主要的還是監視友軍動向,想和洪濤玩趁其不備的招數沒用,他只要不咽下最後一口氣,隨時隨地都把所有人當敵人看待。

遼軍估計是來不了了,從正月開始一隊隊禁軍和民夫就陸續北上,每天都有新的旗號出現。

此時洪濤真見識到什麽叫兵多了,進入幽州的禁軍不僅有河北路的邊防軍,還有原本駐紮在開封城的上四軍。

看來新皇帝並沒太慫,朝臣們也沒當烏龜,幽州這塊地方他們是準備拿下了。有了這片大山當做阻礙,開封城也就有了天然屏障,防禦起來會容易的多。

“沈大人也北上了?”直到有一天洪濤接到探馬傳回來的消息,才意識到朝廷真想做一件事兒的動作有多快。沈括居然也帶著大批民夫北上了,車隊裏裝的最多的就是水泥。

不用問啊,他是去燕山修建寨堡的。新皇帝倒是挺會挑人的,這幾年沈括別的政績是零,唯獨在修建河堤上成績斐然。用他去修築寨堡必須事半功倍,有數量還有質量。

但和大名府路倉司的職務比沈括明顯是被降級使用了,冬天的燕山山脈自然條件有多惡劣洪濤非常清楚,一點都不比湟州次,就算不降級這也是個苦差事。

原因為啥也是禿子頭上的虱子明擺著,他吃了自己的瓜落唄。從打在湟州開始沈括就和自己交往密切,到了大名府更是同流合汙。幸虧他不是帶兵的將領,又有這麽明顯的政績,否則下場更慘。

別人都在忙忙碌碌,唯獨新軍待在海河口到安次城南一帶看上去屁事兒沒有。為啥說是看上去呢,因為實際上洪濤挺忙的,忙著接待促進社的成員抵達。

早在湟州號三艘船遠赴濟州島之後沒幾天,兩艘訓練艦中的一艘也悄悄駛離了港口。船上是幾名特種兵和兩名兒童團二期的團員,他們的公開身份是新軍軍官,實際身份是山川督查院的督察。

這幾個人會乘船先抵達明州,把洪濤的密信交給當地的督察,再由順風郵遞系統向全體促進社成員轉達,等待她們從各地匯集到明州乘訓練艦返回海河口。

促進社這次要討論的議題只有一個,全民教育計劃的具體實施方案。洪濤本意是想讓她們討論討論可行性,但很顯然她們在船上就達成了某種共識,抵達之後王大只是簡單的介紹了下情況,以王二和王十為首召開的第一屆預備會議就做出了集體決定,全票通過!

促進社的正式會議洪濤一概不參加,他不想領導類似政黨似的組織。權力這玩意很容易讓人迷失方向,即便是自己也難以免俗。

但他也不反對孩子們建立類似的組織,自己遊離在其外能旁觀者清,一旦她們有走火入魔的趨勢可以及時出手制止,免得好心辦壞事兒。

要不說人多力量大呢,經過孩子們的激烈討論和謀劃,原本很難的問題突然出現了好幾種解決辦法,也沒有誰好誰壞之分,完全是按照地區特色因地制宜。

在比較開放的大城市裏辦學堂相對容易,那裏勢力紛雜,反倒誰都無法占據絕對優勢,什麽新鮮事兒都可以嘗試,只要別和駙馬府沾上關系就成。

但在比較封閉的地區如此行事就會遭到當地傳統勢力的排擠,促進社為此采取了退而求其次的溫和方式。

她們會通過當地比較有名的富商間接成立一種叫做預備社的民間團體,預備啥呢?預備去給有名的匠人、掌櫃當徒弟。

直接和窮人說讓他們把孩子送進學堂識文斷字,哪怕不收任何學雜費,還管吃管喝管住,願意送孩子前來的人家依舊不多。

這個問題在湟州時就表露得非常明顯,窮人們根本就提不起學習的興趣,艱苦的生活讓他們看不到改變命運的可能,只希望孩子將來可以比父母多吃一口、多穿一件,別無他求。

面對這種人群把目標定得太遠、太光明反倒不起作用,可是你要說讓他們的孩子去當學徒,將來學一門手藝掙錢養家糊口,他們立刻就變得無比狂熱。把家裏的牛羊全賣了,冒著明年吃不上飯的危險也要給孩子找個好師傅!

預備社就是幹這個事兒的,它會在當地招收學徒,只要願意來誰都可以報名。管吃管喝管住,還沒太多年齡限制,二十多歲了也可以入社。

但進入預備社之後師傅就要嚴格挑選了,一般來講入選率非常低。剩下的人也不用放棄,在預備班裏學習一年基礎知識,師傅明年還會來挑。不是瞎挑,有了非常明確的規則,誰學習成績好誰入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