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四章 重擔(第4/4頁)

想我大明原本不過是一隅之地,在我們爺孫的手裏,如今疆域卻擴大了十倍有余,我此生無憾!”

朱瞻基躬身道:“孫兒定會讓史官將這些寫的清清楚楚,這萬裏河山都是在皇爺爺的手裏拿下的,孫兒只是守成之君。”

朱棣哈哈笑了起來,拍了拍朱瞻基的肩膀道:“回去吧,我讓人擡著在宮裏到處走走,看看,你的事情還多著呢!”

朱瞻基回來以後,在蹇義的主持下,已經確定了以蹇義,司禮監太監王彥,禮部尚書呂震,三人為大典主官的臨時衙門。

這個衙門由禮部和司禮監為主,太常寺,光祿寺,行人司等衙門大小官員都一應聽令協辦,共同籌備繼位大典。

這可不是簡單地交接大印就可以了,江山社稷的禪讓雖然有先例,但是大多是亡國之君的無奈禪讓,真正的父子血脈傳位的禪讓並不多。

每一個程序該如何操辦,都是需要考古論今,不能出一點差池的。

而且,禪讓大典在哪裏舉辦,哪些人出席,穿什麽衣服,用什麽器具,包括大擺宴席在哪裏舉辦,都需要安排的妥妥當當。

然後還要昭告天下,行人司派人天下宣傳,各方各面都要考慮周全。

而且,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更改年號。

年號雖然明年才改,但是從朱瞻基登基,一切都要變了。

這一日,大朝會散了以後,當日的報紙就開始緊急加刊,將這個消息傳播天下。

應天府的百姓占據了地利,第一時間就知道了這個消息。

朱棣又沒死,老百姓們不能張燈結彩,燃放鞭炮慶祝。如果這樣做的話,豈不是有嫌棄朱棣的嫌疑。

但是,依舊有許多老百姓拖家帶口,自發地來到承天門,向著皇宮磕頭。

一開始,人還不多,但是後面人越來越多,還形成了一道風景。

這裏面,還有一位年輕的風塵仆仆的女人,面向皇宮磕了頭之後,她才向身後的一個壯漢吩咐道:“賓大哥,去鴻臚寺遞折子吧。”

“三姐,你一個女人,殿下會接見你嗎?不如……直接去五軍都督府辦事吧……”

被稱作三姐的女人就是三年前背井離鄉,遠赴萬裏,在極西落腳的唐賽兒。

他們第一年去了五千青壯,只剩下了四千,在那個冬季,還差點被斯拉夫人給圍剿了。但是後來陳誠的到來緩和了那裏的危機,讓他們安定了下來。

第二年,大批的家眷遠赴萬裏,在入冬之前抵達了唐林城。那個時候,大明已經消滅了帖木兒國,其他各族都人心惶惶,根本不敢再針對他們。

他們不吝金錢,與撒馬爾罕總督鄭亨拉上了關系,有了河中駐軍的協助,又休養生息了一年,本應勢力大增。

但是,如今卻因為高羊兒和郝雲中的勢力分裂,讓他們如今還不如以前。

人前人數雖然少,卻都是青壯,人心也齊。

現在穩定了,高羊兒和郝雲中也就都開始自立門戶。

唐賽兒他們的勢力如今青壯不足三千,老弱婦孺卻有八千多。而河中軍胃口太大,他們如今辛辛苦苦,大半都落入了他們的口袋。

唐賽兒想著當初朱瞻基的承諾,借著回來運送一批火槍的機會,想再問一問太孫殿下,當初的承諾還有效嗎?

他當初可是承諾過,即便朝廷派兵過去,也只會要他們三成收獲,加上三成稅,他們自己還能落下四成。

當初還以為這個份額高,但是現在知道錯了。他們這麽多人,現在連兩成都落不到,只能勉強度日,也就是面子上看的光堂了一些。

而在皇宮內,朱瞻基的面前坐著的就是已經去了西域三年多的陳誠,他在圓滿完成了朱瞻基交給他的任務之後,回來復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