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3/4頁)

為此他曾經娶拜占廷公主,並且讓她也開始信綠教。只是後來這位王妃,還是離開了他,並且回歸信仰了東正教。

一百年前的歷史,對於現在來說,才剛剛過去。金帳汗國因為蒙元人的衰落,信仰綠教的人數已經大大減少。

但是朱瞻基不想留一點後患,所以在派陳誠出使期間,讓他與哈薩克人拉上關系,以此削弱金帳汗國的力量。

如今的金帳汗國,以白帳部落為首,他們大部分在後世被成為烏茲別克。

後世的俄羅斯,不過還是一個小公國,被金帳汗國庇護。

而另一個強大的民族哈薩克,現在根本還沒有這個民族。

因為哈薩克的意思本來就是脫離者,避難者,他們原本就是烏茲別克人的一個分支,從烏茲別克人裏面脫離了出來。

朱瞻基讓陳誠到中亞來,也有一個目的是把這個分支找出來,對他們進行扶持,在中亞扶持起來一個不信東正教,不信綠教的有蒙元人血統的大型黃皮膚勢力。

抱著這個想法,陳誠的腳步從奕力把裏,一直來到了大清湖畔(巴爾喀什湖)才在這裏尋找到了一支依舊過著遊牧生活的蒙元人後裔。

在大多數部落已經開始半定居,並且種植作物的時候,這個部落依舊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

但是他們的人數絕對不少,足有五萬人,並且驍勇善戰。

陳誠在奕力把裏人的介紹下,與他們進行了聯絡,並且承諾將楚河、塔拉斯河流域西七河區讓給他們遊牧,以增強他們的實力。

這一片地區是後世的吉爾吉斯斯坦北部和哈薩克斯坦南部的區域,目前屬於是動察哈台汗國(奕力把裏)與金帳汗國的爭議地區。

但是在奕力把裏的退讓下,這裏被劃歸了這個部落。

大明的要求是,對方不能信仰綠教和東正教,並且願意歸附大明。

而他們本來就信仰佛教,所以爽快地答應了陳誠的條件。

時間進入了十一月底,經過一個多月的漫長行軍,鄭亨帶著一共十八萬大軍,抵達了碎葉城。

這個位於伊塞克湖西北,楚河邊的小城,成為了大軍駐守的前沿陣地。

他們將會在這裏等待氣候轉暖,然後向西南方向的撒馬爾罕進軍。

而在南線,東路軍在印度境內大發其財之後,也進駐了德裏人讓出來的花園之城白沙瓦。

實際上,這個名字在如今並不是主流,很多人因為曾經的貴霜王國,依舊把這裏叫做貴霜城。

從在沙赫布爾,以收取贖金,就能讓對方的城市免於兵災之後,在大明人的有意傳播下,其他各城都主動送上了黃金,換取大明人的不攻。

出了沙赫布爾之後,一萬兩千騎兵在廣袤的平原地區來回馳騁。

德裏國雖然也組織了幾次對攻,但是他們面對火槍根本沒有任何抵擋之力。

他們在火槍之下再也不敢大規模地利用人數優勢來攻擊,只能據城而守。

整個德裏國仿佛變成了一個不設防的國家,任由大明士兵橫行。

在這樣的逼迫下,德裏人只能認輸,他們知道自己不是大明的主要目標,願意開放印度河上遊地區,並且將位於開伯爾山口的白沙瓦讓給大明屯兵,運送補給。

在得到了德裏新國王穆儀茲丁·穆巴拉克的授權後,張信他們終於罷手。他們帶著收獲的數噸黃金,從德裏城出發,沿途沒有任何耽擱,直接向西北抵達了白沙瓦。

而這個時候,大批的印度纖夫拉著船,在大明士兵的保護下,沿著印度河一直北上,轉入斯瓦特河,布蒂尼河,一直抵達了白沙瓦。

而這個時候,朱棣率領的大軍沿著伊朗高原上面的山脈,一路幾乎沒有經過多少戰事,就抵達了赫拉特西方的泰拉巴特。

這個時代的伊朗高原,還不像幾百年後那麽荒蕪。這裏像蒙古高原一樣,有著大片的草原,小河。

正是因為這樣得天獨厚的環境,才能孕育出一個強大的國家。

要是沒有這樣的條件,沙哈魯也根本不會想著將首都遷移到赫拉特來。

不過,處於半遊牧,半定居狀態的波斯各族,並沒有堅固的城市。

所以高原上的大部分部落已經隨著沙哈魯北遷,留下的是空曠的草原。即使不願意北遷的部落,也被沙哈魯搶奪走了大量的馬羊,生活困頓。

對於這樣的對手,朱棣根本不放在心上,他一路都如同在遊山玩水,即便有一些不想歸附的部落,也早已被騎兵給剿滅了。

因為一路暢行無阻,他們原計劃三個月的行程,只用了兩個月,就已經快要抵達赫拉特。

而泰拉巴特,不僅是赫拉特西部的門戶,也是波斯高原著名的交通樞紐。

這裏距離赫拉特只有三百裏地,也是沙哈魯預備下的與大明士兵決一死戰的戰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