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二章 首戰(第2/4頁)

大明現在遠程有火炮,中程有投石機,短程有火槍,在整個武器構架中,已經趨於圓滿。

但是帖木兒國只有中程攻擊有些威脅,所以大明有著近乎十成的把握。

唯一能制約大明士兵的,就只有荒原和過長的戰線。

不過,現在有了印度的仆從軍,有了印度各國源源不斷地運送糧食,再加上大明已經決定在整個波斯實行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劫掠政策,所以,補給問題能得到了很大的緩解。

當然,將印度各國很好地統籌起來,協調他們之間的關系,相當考驗黃淵的能力。

如果他能將這件事辦好,這次西征,他將會是當仁不讓的首功。

大軍出征的日子被安排在了十月初一,大軍預計用三個月的時間,進攻到赫拉特。

在赫拉特休整一些時間,然後繼續北上。

那個時候,北路軍也會從國內出兵,直接攻向撒馬爾罕。

如果戰事順利,兩路大軍將會在明年夏季到秋季之間匯合。

在這場戰事中,朱棣將會率領陸路大軍緩慢而堅定地一路北上,攻城略地。

而騎兵則會遊弋左右,進行掃蕩,而印度仆從軍則負責劫掠,運輸補給。

忽魯謨斯的大軍籌備已經進入了最後的階段,而遠在京城的朱瞻基也在算著日子。

大明的這次西征雖然算不上傾國之力,畢竟能派出的病理有限,還主要是以騎兵為主。

但是這絕對算得上是一場國運之戰,如果能將帖木兒國擊敗,就能把綠教擋在中亞之外。

在原本的歷史上,西北那裏的混亂和反叛,就不會再出現。

而就在十月初一,漠北已經開始飄雪的時候,鄭亨已經率領大軍從北明山出發,提前了四個月前往西北。

他不敢等到明年二月再出發,生怕戰事不利,或者是路途險阻,耽擱了行程。

雖然現在天寒地凍,但是沿途各軍衛補給已經到位。他們這十三萬騎兵只需要攜帶武器,輕裝上陣,寒冷的天氣不會成為障礙。

從北明山,他帶走了八萬騎兵,加上瓦剌一萬騎兵,韃靼三萬騎兵,朵顏三衛和遼東部落湊了一萬騎兵,一共十三萬大軍。

等到了西北,也會從西北各軍衛再抽調兩萬騎兵,湊足十萬騎兵。

而西北的吐魯番國,火州國,柳城國,他們雖然不會派兵出征,卻要負責在他們境內的補給。

當然,這些補給也是大明運到西北的,不過大明只是將這些糧草運到了嘉峪關和最西北的哈密衛。

剩下的路程,全部都是他們負責運輸。

不過他們依舊很開心,因為這三年來,大明往西北運送了如山的糧食和各種布料,這些都是西北各族最想要的交易品。

而現在,只要他們負責運輸,就能落下一半,不用他們出一兩銀子,他們如何不肯!

而西北勢力最大的東察哈台汗國,他們不僅派出了大量的馬車,將棉花運到嘉峪關,將糧食運回去,還將會派出一支三萬人的騎兵參戰。

他們這些年被帖木兒國欺負的夠嗆,丟了河中地區的大片領土,早就跟帖木兒國勢不兩立。

陳誠這些日子一直在西北各國之間聯絡,除了這些國家,他甚至還遠赴金帳汗國,與金帳汗國的各部落進行各種貿易洽談,實際上是政治拉攏。

金帳汗國雖然是鐵木真的孫子拔都建立,但是兩百年過去了,當初的蒙古人優勢地位早就不復存在。

金帳汗國境內居民成分復雜,社會發展水平懸殊很大。有些部落文明不下於帖木兒國,但是也有很多部落在窮山惡水之間,過著原始生活。

到了十五世紀,金帳汗國拔都系主要分支被新興起的白帳汗國所取代,蒙古人在中東歐、西北亞逐漸失去了控制力。

這種取代不僅僅是金帳汗國,實際上,帖木兒國原本就是西察哈台汗國的一個部落,最後取代了蒙古人,成為了西察哈台汗國的主宰。

正因為這種復雜的民族構成,所以大明西征帖木兒國,並不會遭遇太大的阻力,反而其他各族願意幫助大明,征討勢力最強大的帖木兒國。

朱瞻基對金帳汗國的態度,並不比帖木兒國更親近,因為如今的金帳汗國,已經徹底失去了蒙元人的傳統,並且向西方靠攏。

穆罕默德·月即別汗又譯烏茲別克汗,原為孛兒只斤氏。金帳汗國第九代大汗,也是在位時間最長的金帳汗國君主,從1312年至1341年一共執政了三十年。

他在位期間,他讓金帳汗國實行了綠化。

他不僅和埃及馬木留克、拜占廷、保加利亞統治者、元仁宗保持外交關系,以對抗伊兒汗國。

為表示親近,他把一個公主嫁給埃及的納綏爾蘇丹。

他在位時期另一件大事是立陶宛與欽察汗國爭奪成為俄羅斯的保護者,莫斯科伊凡一世借機與欽察汗國合作以便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