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八股

時間進入了八月,於家的下人們說話,做事的聲音都要小了許多。

於家的老爺子於文明一改往日不管世事的做範,每日裏就搬一把椅子,坐在正房的門廊下,盯著整個家。

於彥昭因為應酬眾多,索性搬出了主宅,這幾日住進了別院,但是每日依舊要回家一趟,與兒子於謙聊上幾句,安撫他的心。

整個於家因為於謙臨近秋闈,全部動員了起來,只為給於謙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

於文明在洪武朝的時候,做到了工部主事,不過他並不是靠科舉晉身。

於謙的曾祖父於九思曾任杭州路大總管,遷居杭州錢塘縣太平裏。明朝建立的時候,全國讀書人數量稀少,只要識字,基本上都能謀個一官半職。

於文明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下,才能做到朝廷的六品主事。

等到於彥昭這一代,他雖然天性聰明,卻不是讀書的料,不管經義,策論,他都能做的很好,偏偏是八股文,怎麽也做不好。

於文明見兒子不是這塊材料,逐漸也灰心了,將希望寄托在了孫子身上。

而這個孫子也沒有辜負他的期望,從小就展現出了超人一等的才華,如今已經是杭州城有名的才子。

能否考上舉人,這是關系到於家百年大計的大事,任何人都不敢馬虎,盡力要為他創造出一個安靜的環境。

但是實際上,於謙對此並不在意,這些年來他閱覽叢書,精心學習制藝,做出的八股文受到一直推崇。

考舉人,一切盡在把握之中。

八月初七這一日,天還沒有黑,於家滿門就擺下三桌酒席,祖孫三代二十多人,開懷暢飲。

於彥昭平日對於謙管教甚嚴,但是這一日卻特意跟這個寄予厚望的兒子連幹了三杯酒。

天色暗下來的時候,幾個兄弟將有些醉意的於謙送回了房間,瞬間全府就都安靜了下來。

子時剛過,於謙就醒了過來,這個時候,一夜未睡的書童立刻進來伺候他梳洗。“少爺,老太爺和老爺都沒有歇下,就等著少爺去祭祖。”

昨夜於謙只是微醉,睡了一個好覺,登時覺得精神百倍。

今日穿的書生袍是大明的制式長袍,跟尋常長袍不同的是,這長袍不僅是單層,連扣子也不允許有。

這是方便考場嚴查夾帶,若是穿了有夾層的衣服,光是檢查就要耗費大量時間。

西院祠堂內,昏暗的燭光下,在外人看來,這滿是木牌的祠堂格外陰森。但是在於家人看來,這是家族最為安全的地方,因為有祖宗保護。

於謙跟在父祖的身後,恭敬地向著祖宗磕頭,讓祖宗保佑這次秋闈一切順利。

一套儀式下來,於文明看著眼前青春挺拔的孫子嘆道:“自你曾祖以後,我與你父都不曾科考得意過。我於家在你曾祖那時,做到了杭州路大總管,自那以後,每況愈下,一代不如一代。如今你的身上寄托了我與你父親的期望,只望你能奮發向上,一路考到奉天殿。”

奉天殿是科舉的最後一關,也是天子親自出考,若是能走到那一步,可以說是一個學子的最高榮譽。

於謙面對祖父跪了下來,叩首三次,方才擡頭說道:“孫兒不敢自傲,自當盡力而為,為祖父,為家族爭光。”

於文明也不敢給他太大的壓力,雙手將他扶了起來,笑道:“好孩子,去吧,祖父在家等你順利而歸。”

往昔的醜時,杭州城還處於宵禁之中。但是今日,處處火光通明,半個杭州城的衙役都沒有歇息,為科考的士子們保駕護航。

不僅僅是杭州城,在京城,在其他府城,無一不是這樣。

作為三大試第一考,鄉試是所有百姓跨越平民階層的第一關。

只有考上了舉人,才真正脫離了百姓的行列,有了當官的資格,更成為了免稅階層。

那些衙役面對普通百姓子爵高人一等,但是面對這些學子,一個個卻卑躬屈膝。

誰也不知道,這裏面會出現多少大老爺,有多少人能當上官員,改變自己的命運。

於謙坐在自家的馬車上,一直靜靜地看著外面的景致,心裏雖然有一些激動,更多的卻是平靜。

這些年來,他已經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一切,至於能不能考上舉人,更多地交給命運了。

錢塘在杭州城的南方,西湖的東南角,考場則在杭州城的通越門外,距離他家並不遠。

馬車行進了一段,就因為堵車過不去了。執勤的衙役們點著火把,攔下了馬車,梳理著交通。

一些外地的學子還不樂意,想要耍一些威風,那些衙役一邊解釋前方已經堵死,一邊陪著笑,卻態度堅決地請眾人步行前往考場。

於謙見過多次科考,知道歷年這一天堵車已經是常事。所以早有準備地從書童的身上取過來了考箱。“你就不要跟我進去了,這一路擁擠,你這小身板可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