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欽差(第3/4頁)

受影響的是誰?主要就是江浙閩粵東南一帶,專注商業的商戶和官員們。

如今海外貿易發展如火如荼,想要出海,海關那一道稅收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不交稅,貨物根本沒有出口的機會。

但是如果貨物不出口,沒有商戶願意交一次稅,哪怕稅額不高。

當朱瞻基在朝會上的話被傳了開來,整個京城都沸騰了起來,因為京城的商戶,受的影響也不會小。

但是,縱觀如今朝廷的各大堂官,幾乎沒有一個是東南一帶的。

將範圍再擴大到朱瞻基的近臣,也就一個金純是江蘇人,一個楊榮是福建人。

如今的朝廷可不是後世,東南官員占據了絕大部分,現在他們根本沒有出頭的機會,所以朱瞻基的這條命令雖然許多人很難接受,卻也沒有人能直接反對。

對京城的百姓來說,現在最關注不是朝廷限制金銀流通,而是承天門外大明銀行總部那一車車歸還的金銀。

朱瞻基不發狠,勛貴們還有僥幸的心理,但是當他認真起來,勛貴們就開始心虛了。

四月十五的大朝會之後,第二日開始,歸還銀子的勛貴們運銀子的馬車,就把大明銀行總部門口的大街,給全部堵死了。

銀行的工作人員一個個累的半死,將沉重的金銀轉運到地窖。

這一車車的金銀,著實吸引了不少百姓去看熱鬧,甚至有精明的商販,挑著茶水攤,到那裏去做生意,生意還挺好。

為了一點金銀,要是被削去爵位,對所有勛貴來說,都是最大的懲罰。

他們引以為傲的就是自己身上的爵位,如果沒有了爵位,且不說那每年的俸祿,光是失去了特權,他們就要開始沒落。

所以,沒有人敢在有僥幸心理,總認為法不責眾。

當然,還有一些勛貴現在是還不起的,因為參與了南洋的貿易,在南洋船隊還沒有回來之前,他們現在並沒有銀子歸還。

他們現在是最心急的,朱瞻基雖然給了一個多月的還款時間,可是如果船隊不能順利回返,那就完蛋了。

所以他們現在寧願先去借貸,把銀子還上,也不敢誤了還款的期限。

京城的百姓在看熱鬧,他們才不會關心朝廷限制大額金銀流通的事情,那些事跟他們這些老百姓沒有關系,他們也根本拿不出大筆的金銀。

能夠拿出這麽多金銀的商戶,他們現在還沒有跟文官勾結上。朝廷的主要官員,也都不是來自東南,想攀關系都攀不上。

所以,他們注定是要被犧牲的對象。

楊榮是個很聰明的人,在四月十五一過,福建那邊還沒有接到消息的時候,就已經決定離開京城,前往北平。

他原本是準備跟薛祿一起出發的,但是薛祿要等第一批幼軍訓練完畢,才能出發,所以只能先走。

留在京城,他很怕家鄉來人,求到他的面前,他就難做了。

楊榮從京城出發,乘海船前往北平坐鎮。

而劉萬也攜帶儀仗,從京城出發,沿著運河前往河南,從古運河前往彰德府。

這一次出發,劉萬不僅帶著多達三十三人的儀仗,還特意從宮中帶了兩個宮女,其中一個,就是他曾經的救命恩人蔡玉蘅。

他現在是朱瞻基身邊的大紅人,蔡玉蘅不過是莊奉儀身邊的貼身侍女,連中層都算不上。

莊奉儀知道了自己的侍女與劉萬的關系,喜出望外,劉萬問她要人,她不假思索就同意了下來。

蔡玉蘅雖然在家也算是個大小姐,但是進了皇宮,就是一個無根飄萍。

從跟劉萬重逢,她對劉萬早已經沒有了印象。劉萬對她的心意,她也明白,但是一直沒有拿定主意。

宮中結成對食的太監和宮女不少,像劉萬這樣正值當年,又是殿下身邊紅人的少監,一般的宮女想靠都靠不上去。

玉蘅不是想吊著劉萬的胃口,實在是她之前從來沒有考慮過這樣的事。

這些時日,她給劉萬縫了一個荷包,制了一身便服。劉萬不當差的時候,總喜歡穿著她縫制的衣服,還不見外地把自己的臟衣服,也都讓玉蘅來洗。

他們的關系知道的人越來越多,許多人對她的態度,也就越來越好。

劉萬不僅僅是個少監,他的師傅是十二大太監之一的金闊,師兄是咨情司提督孫林。在宮中的勢力雖然還比不上王彥,鄭和勢力,但是現在風頭正勁。

玉蘅得了劉萬的庇護,比莊奉儀這個不起眼的妃子更有效。

登船之際,劉萬身為欽差,就把玉蘅的艙房安排在了自己的房間旁邊。

當天晚上,劉萬就進了玉蘅的艙房,玉蘅雖然臉皮薄,卻也沒有把他向外趕。夜深人靜之時,半推半就,一聲長嘆,窩在了劉萬的懷裏。

雖然不能真的玉成好事,劉萬卻也在心理上完成了一個男孩到男人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