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真相大白(第3/4頁)

王彥,李謙,他們聽到朱瞻基的聲音,忍不住望了過來。

朱棣大聲喝道:“所有人退後十步……”

數十個內侍原本距離爺孫倆就有十幾步,聽到朱棣的話,井然有序地安靜又向後退了一段距離。

朱瞻基雖然驚訝,但是一下子卻真的想明白了。

是的,孔家就是聲望太高,也不可能直接控制山東的官場,他們要是又這本事,早就自己當皇帝了。

至於造反,一群窩囊廢書生,給他們一個膽子他們也不敢。

但是他們為何能在這件事上這麽積極,這麽大膽,是因為朝中有人撐腰啊!

皇上不喜文人,太孫不喜文人,只有太子殿下對文人禮遇有加。

而皇上已經六十歲,現在又要出征,說不定出征期間,就要歸天了。

這個時候,如果朱高熾這個太子不積極一點,那才是真的不應該了。

太子出面,他本來就是“眾望所歸”。現在他的行動又絕對符合以文臣為代表的階層的利益,那麽,得到各級官衙的支持,絲毫不足為奇。

至於糧食的貪腐,糧商大地主為了利益,抵制南洋運來的糧食。只不過是這個大陰謀中一個環節,是那些人的附帶行為,以此來收攏他們的心。

朱高熾的手裏沒有太多資源,但是他的許諾就是資源。只要他能控制朝局,登上皇位,以後一切都是他的。

在這樣的局勢下,那些文臣又怎麽會不肯下注呢?不肯跟著他走呢?

這個這張網雖然沒有完全呈現在朱瞻基的面前,但是朱瞻基已經能猜到朱高熾的想法了。

在朱棣西征期間,他要用盡一切辦法來籠絡大臣,成為真正的監國,而不是傀儡。

而這個計劃還不是現在才實施,從去年……不應該是從朱棣有了西征之念之後,就已經開始實施了。

山東的糧食運不進去,是為了保護山東大地主,國內糧商的利益。

他無法制止朱棣的決定,所以就只能誘惑馬琪來貪腐,將糧食倒賣。

沒有了南洋的糧食,國內的糧價自然會漲起來。而南洋的糧食也不會白白耗費,大明因為缺糧,一直在禁酒,這些糧食屬於計劃外的,自然可以隨便釀酒。

雖然他沒有掌握到大明如今的酒業發展數據,但是光憑現在朝中禁酒的法令已經名存實亡,就能知道這些了。

而大明的文臣階級是真正的大地主階級,通過這種利益輸送,就能將這些人團結在自己的四周。

還有那些做生意的勛貴和武將們,同樣也能得到一些好處。

朱瞻基一開始想不通的環節,在朱棣提醒以後,一下子全部明白了。

是的,這件事不是孔家,不是趙王主謀,只有朱高熾出面做主,才能有這樣的效果。

沒有人想要造反,所有的一切,不過是在朱棣年邁以後,為權力過渡做的準備。

至於老百姓的死活,他們並不關心。

但是朱棣更加老辣,他什麽都不用幹。只需要把朱高熾調到嘉峪關去,讓朱瞻基監國,所有的陰謀詭計就一下子全部失去了作用。

因為一切的核心在朱高熾的身上,朱高熾都不在應天府了,這些陰謀就沒有了根基。

朱瞻基這個時候真的是口服心服了,他一直對古人有一種優越感,自認為聰明,但是在權謀方面,他還是有些稚嫩啊。

他誠心誠意地向朱棣長揖鞠躬道:“孫兒受教了。”

看到朱瞻基是真的想明白了,朱棣笑著說道:“你父親有些自己的想法倒也是可以理解,他一直以來受儒教學說影響太深。

這歷朝歷代,都是通過儒家思想治國,但是儒家治國,這每個朝代都不過短短幾百年就煙消雲散。

由此可見這儒家是有局限的。但是你父王看不到這一點,只認為離了儒家,國將不國。

朕也不認為大明能離了儒家思想,這儒家還是可用的。但一個皇上,如果沒有自己的立場,完全依靠儒家,這國到底是我朱家的,還是儒家的呢?”

朱瞻基點頭說道:“所以孫兒以後將會把孔子和孔家分開,孔子要大力弘揚,但是孔家絕不能跟著後面沾光,躺在祖宗的功勞簿上作威作福。”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掌握了這個分寸,這個案子朕也能放心地交給你來辦。既然一切都是因糧食而起,就從這方面著手。凡是牽涉其中之人,決不輕饒。但是不要擴大,給山東留一份元氣。”

“孫兒明白!”

朱棣今日讓這個心高氣傲的孫子服服帖帖,心裏格外開心。他擺了擺手說道:“今日已晚,回去歇息了吧。你以太孫令下傳旨意,名不正言不順,明日朕會讓內閣傳達聖旨!”

“是!”

從後宮出來,看到沉重的大門重新被關上,朱瞻基的心中滿是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