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執政方針(第2/4頁)

這一點朱棣有些不太明白了,朱瞻基只好又細致分析了這種封建社會大一統時代對管理者要求的太高,導致了統治階級與平民階級的脫離,這是社會不穩的根源。

等朱棣理解了這方面的思路,朱瞻基才又說道:“想要改變這一切,首先是建立朝廷新的規矩。讓一鍋燉的朝廷變的條理分明,所有人能找到自己的位置,不能對不該插手的事務隨意插手。比如說你是戶部官員,你就只能管財政,工部,禮部的事務,用不著你來管。哪怕你是戶部尚書,也管不了一個工部九品工匠的職責。更別說某些禮部官員,竟然還操心軍事,想要指揮打仗了。所有人,認清自己的職責,不能幹涉自己工作以外的事務,最多只能在大朝會的時候,對一些不法事務,嚴重影響到朝廷穩定的事務提請審查。”

朱棣皺著眉頭想了一會兒才說道:“可是這樣一來,對官員自身的要求就會很高,對監督力度必須要加強。”

朱瞻基點了點頭說道:“以前的朝廷都是在摸著石頭過河,看不清以後的路。自秦皇以來,歷朝歷代無不是在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過程中興盛,然後又滅亡。孫兒覺得,既然知道這個想法是對的,那就應該向著這個目標走,瞻前顧後,可不是帝王的優秀品質。”

朱棣忍不住笑了一下,反問道:“既然如今的朝廷大臣大部分都是儒家,那麽,你又如何來限制他們呢?要知道,他們可是一條心。”

“所以,這就回到了孫兒剛才說的,孫兒會把朝堂事務分成四塊,分而劃之,各不統屬。”

朱棣搖了搖頭笑道:“三省六部制自西漢以來,到隋唐成熟,這套規則深入人心,可不是一言即可改之。”

“但是皇爺爺有沒有想過?為何歷朝歷代雖然遵循這個框架,但是都會略加改變呢?”

“既然你都說了遵循這個框架了,還有什麽說的呢?”

朱瞻基笑道:“孫兒當然也是遵循這個框架,但是略有不同罷了。”

這個時候,王彥在外面催道:“陛下,殿下,晚宴要開始了。”

朱棣談興大起,大聲說道:“推遲半個時辰,朕有話與太孫說。”

朱瞻基今天勾起了朱棣的興致,當然也想趁熱打鐵。大聲喊道:“李亮,你將我的丙001號文档拿來,劉萬,你去安排太孫妃他們移駕武英殿。”

眾人紛紛應是,不一會兒,李亮就拿過來了一疊厚厚的文档,這可比019號厚的多了。

這裏面,有朱瞻基這些年來對政治改革的一些想法和思路,針對封建時代的統治階級的框架,做了許多前瞻性的規劃。

在後世,朱瞻基見識多了各種不同的政體。不管是獨裁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總統制、總理制、議會制,還是民眾制,他都略微知道一些。

任何制度,都有其局限性和優越性,當然也有落後性。所以,沒有任何一種制度是完美的,只是看適不適合自己。

像許多人推崇美國的三權分立,但是那只是美國的政體。二十世紀許多國家跟在後面學,結果國家亂成一團,到了二十一世紀,自己都不跟著學了。

許多人抨擊沙特的皇室獨裁,但是沙特的老百姓生活水平,有幾個國家比得上?

南非黑人為了爭取平等權利,鬧革命,等他們掌權了,民煮了,老百姓一個個從富人變成窮人,發達國家變成了一個落後國家。

對大明來說,能帶著老百姓發展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如果沒有了皇帝,大明的老百姓們怕是要心慌了。

不要說現在,就是幾百年後的二十世紀,中國沒有了皇帝,還有許多人驚慌失措,如同天塌了。

朱瞻基打開了文档,自己翻開總綱,大致看了一遍,然後跟朱棣說道:“這些是孫兒這些年胡思亂想,加上親眼看到海外的一些國家政體之後,進行的總結。具體的皇爺爺可以以後再看,孫兒現在跟皇爺爺簡單地說一下自己的思路。”

朱棣隨手拿起來看了一眼,一看到那些獨裁制、君主立憲制、共和制,這些字雖然都認識,卻不明白其中的意思,就大有興趣。

“這些都有誰看過?”

“只有孫兒和李亮,劉萬。”

他嗯了一聲說道:“李亮在你身邊得力,就把劉萬派給我用些時日,也讓他好好跟我講解一番。”

朱瞻基笑道:“皇爺爺最好也讓人再照抄幾份,以前孫兒為了保密,可不敢讓人看見,就這一份,損毀了可就沒了。”

他點了點頭,說道:“那你就跟我先分說一番。”

“自高祖撤銷中書省,如今我大明朝堂分六部,六科,五寺,另有內閣,都察院,宗人府,翰林院,詹士府,太醫院,通政司,欽天監,五城兵馬司,僧錄司等部。這裏面看似分工明確,行政,監督各有其責,但是有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這些除了少數幾個冷衙門,都是文官當政,而且級別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