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碰撞(第2/4頁)

在南洋進行了一部分的交易,又到了印度那邊進行了貿易,最後跟著艦隊抵達歐洲的貨船,還有兩百二十一艘。

在南洋和印度的貿易,獲利就超過了五百萬兩,並且收獲的都是黃金和原材料。

朱棣為了西征厲兵秣馬,除了人力,並沒有損耗大明的力量,靠的就是與南洋的貿易。

這次朱瞻基直接去了歐洲,雖然貿易的船只不到一半,但是……獲利遠遠超過了跟南洋的貿易。

因為跟南洋的貿易,獲利很難超過一半,許多貿易的商品,為了扶持那些國家,甚至是薄利,白送。

但是,遠航幾萬裏,拋開了中間商,大明直接到歐洲貿易,這所有的利潤都是幾倍,幾十倍的翻,賺的自然是盆滿缽滿。

朱瞻基在此前的書信匯報中,一直只是說獲利不少於南洋貿易,但實際上的收益高的多。

只是粗略計算,這次大明光是運載金銀的貨船就用了十二艘,運載羊毛,馬匹的貨船一百多艘,折價白銀超過兩千萬兩。

當然,如此暴利只此一次,不是大明的貨物他們不需要,而是歐洲太窮,根本沒有更多的金銀。

這兩千萬兩金銀,差不多就是他們所有國家加起來的流通金銀的十分之一左右。大明就是再運貨過去,他們也買不起,以後只能是細水長流。

如此多的金銀,還是金多銀少,讓朝廷上下欣喜若狂,朱棣更是差點被嚇暈。

這麽多的收獲也讓朝廷上下都更加重視海外貿易和海外利益,這也是如今各個階層為了南洲爭執不休的重要原因。

利益的驅動,遠遠要比喊一萬句口號更有用。

朱棣也被吵的煩了,下令南洲開發之事年後再議。小年之後,朝廷的重心全部轉移到清點收獲,利益分配上面來。

這個決議沒有任何人反對,因為利益分配比現在為了未來的利益爭吵更重要。

對所有人來說,現在的煩惱,都只是幸福的煩惱。

從奉天殿出來,一股寒風讓朱瞻基忍不住打了一個寒顫。朱棣年老體弱,風濕越發嚴重,受不得寒氣,大殿裏面被放了十幾個炭盆。

加上朝會人多,幾百個人在一個大殿裏,也感覺不到寒冷。但是畢竟是寒冬臘月,雖然沒下雪,但是氣溫也在零度一下了。

剛出大殿,除了李亮和孫林他們,還有張氏身邊的郭良也在等他。李亮為朱瞻基披上了大氅,郭良上拜見道:“殿下,太子妃為殿下燉了參湯,讓殿下下朝後直接回興慶宮。”

“知道了。”朱瞻基轉向孫林說道:“你讓楊章德明日到內監夾江銀庫見我,先把奏折收下,我夜裏要看。”

孫林猶豫了一下,還是說道:“午後彭城伯二少爺就到了東華門遞帖子,卻賴在咨情司不走,恐怕是有急事見殿下。”

“遞給我的還是遞給母妃的?算了,讓他來興慶宮吧,母妃昨日還提了他們兩兄弟。”

楊章德是外臣,不方便進宮,張武是親戚,只要不是經常進宮,倒也沒有那麽多講究。

一行人回到了興慶宮,朱瞻基就聞到了一股濃郁的清香味。

回來了幾天,張氏每日都用火爐在朱瞻基的書房燉上一鍋烏雞人參湯。宮中飲食自有條例,一般是不會允許每日重復某菜,謹防下毒。

張氏從打水,放料,全部一手操辦,不讓他人接觸。參湯在朱瞻基的書房燉,她在旁邊看著,一直到朱瞻基喝進肚子裏。

雖然朱瞻基覺得沒必要,但這是張氏一片心意,朱瞻基也就裝作很享受這種照顧,不屈了她的心意。

不管朱瞻基在沒在家,她現在基本都拿朱瞻基的興慶宮當家了。除了有時候接待貴婦女眷,她才會在文華殿辦公。

有她控制大局,孫嫻管著人事,薛尚宮管著雜事,朱瞻基的女人雖然多,但是興慶宮並沒有多少是非。

朱瞻基一進門,張氏就起身迎了過來,捏了捏朱瞻基身上的衣服,說道:“來了才聽藍良娣說你穿了單衣就去朝會,寒冬臘月的,哪能不加一件襖子。”

朱瞻基陪著笑說道:“孩兒自幼習武,寒暑不侵。你摸摸看我的手,熱乎著呢!”

張氏嗔怪地白了他一眼,扭身去給他盛湯。“別仗著年輕不愛惜身體,你看你皇祖父,就是年輕時候落下的病根。湯已經燉好了,快點喝了,也讓我松泛一會兒。”

“明日母妃不要燉了,你在書房這裏一守就是幾個時辰,孩兒心疼母妃,這湯喝的也不香了。”

她登時黯然說道:“你自小就被你皇祖母放在身邊,我想親近都不能,等你皇祖母去了,你又大了,有主見了。我這當母親的別的幫不上你,就想親手照顧你一番,卻還惹你嫌棄……”

朱瞻基連忙投降,賠禮道:“我喝,我喝。孩兒只是心疼母親,怎會嫌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