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煉鋼之難(第2/2頁)

劉傑很是聰明,直接把握住了朱瞻基話裏面的意思。“殿下是說,給所有人十年折騰的時間,大明真正的發展,是在十年之後?”

朱瞻基笑著點了點頭說道:“代代相隱是儒家的習慣,而這種習慣已經深入了所有人的骨子裏。專利固然是對技術的壟斷,卻也是改變這種觀念的重要手段。只要過了這十年,內監一定會大量利用這些專利技術,並且會將這些技術傳播開來。不過此事你心中有數就好了,不可張揚。”

劉傑連忙應下。

朱瞻基又說道:“那些技術有重疊的專利,可以讓申請人做出實物,相互比較,以最優者授予專利。但其他家可以授予專營權,與專利壟斷不形成矛盾。”

“至於最後一點……”朱瞻基想了一下才說道:“專利司人員不足,可以繼續擴大規模,增加經費。如今專利司應收入不菲吧?”

劉傑回稟道:“專利司只掌批復,一應賬目依舊由工部統一管理。”

朱瞻基搖了搖頭說道:“此事不妥,專款專用,專利司不應成為謀利的衙門,更應成為大明的技術推廣衙門。此事你回去後寫個方略,用心籌備,我也會在合適的時候與兩位尚書交涉。”

他正待拜謝,卻聽朱瞻基又說道:“李少監,將太孫令給員外郎一塊。今後凡有難事,盡管來找我,只要你用心做事,恢復誠意伯的榮耀,並不是難事。”

劉傑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眼眶發紅,嘴唇顫抖了許久,最後才深深埋下頭去。“臣定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從會客廳出來,熔煉場的工部以及內監負責人就守在門口,行禮之後,短暫寒暄,就將朱瞻基迎進了熔煉車間。

不過,沒有任何人敢讓朱瞻基親自走到熔煉窯旁邊去,他也只能遠遠地隔著眾人,觀察著熔煉爐的火情。

爐溫是古代煉鋼最大的制約,普通的火苗只有幾百度的溫度,煉鋼爐的溫度,最低也要一千度以上。

在西漢時期,華夏就發明了可以讓爐溫達到一千兩百度的高溫煉鐵爐,但是此後的一千多年,這項技術就一直卡在了這裏。

不管是用什麽當原材料,爐溫都很難再上升。

所以,古代的煉鋼並不是後世的溫度能夠達到兩千度的煉鋼爐,不管是鐵,還是鋼,都是半液體,而不是真正的鐵水或者鋼水。

然後,這些鐵需要人力來攪拌,鍛壓,增加碳含量,使之成為鋼,所以這個過程,也叫炒鋼。

這種工藝已經持續了一千多年,最大的困難就是如何增加火焰中的含氧量,使之溫度上升。

雖然漢代就已經學會了使用水排來給煉鋼爐增加空氣,但是這種空氣都是普通的空氣,含氧量遠遠不夠。

在沒有發明氧氣提純設備之前,爐溫就上不去。爐溫上不去,鐵水就不能變成真正的液體,因為鐵的熔點在一千五百度以上。

這一點朱瞻基也沒有辦法解決,他就只能提醒這些工匠,多試驗各種供氣設備。

雖然只是一座普通的煉鋼爐,但是反復進行頂吹,側吹,底吹試驗,甚至三種方法共同實施,來讓爐內溫度升高。

如今這座倒焰爐就被安裝了三個水排,同時向爐內吹氣,這種方式也的確有些效果,因為鐵水的融化度比以前更好。

倒焰爐是在宋代發展起來的新型煉鋼爐,分為兩個部分,炒煉室築於地面以下,燃燒室築於地面以上。

兩室上下疊加,燃燒室底部正對炒煉室中心,風從燃燒室上部鼓入,再經由燃燒室底部火口直射到炒煉室中。燃燒室頂口用蓋板封閉,保持溫度。

像現在神機營的銅炮,幾乎都是用這個方法澆鑄出來的,但是貼的熔點更高,就少不了炒鋼的程序。

今日又試驗了兩種方法,但是都沒有能達到理想的效果。

朱瞻基也沒有氣餒,臨走時又提出了一種方式,就是利用水泥在地下澆鑄一個燃燒室,再用耐火土隔熱,在現在的炒煉室下面再多加一個燃燒室。

上下都有燃燒室,再用兩個水排鼓風,應該會有一定的效果。

他動動嘴,下面的人要累斷腿,光是進行爐室的改造,沒有一個月的時間,怕也難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