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二章 煉鋼之難

來到這個時代,朱瞻基才知道,劉伯溫實際上並不像演義中說的那麽神,他在大明的整個架構中,發揮的作用也並不是特別大。

要不然,他會只被封個伯爵,一個胡惟庸就能把他兒子害死,還把他趕回家。甚至還有傳言,就連他的死,也跟胡惟庸脫不了幹系。

大兒子被害死,二兒子又因為反對朱棣上吊自殺,劉氏還沒有到第三代,就已經玩完了。

但劉伯溫此人的才華和能力肯定是有的,畢竟家學淵源,官宦世家。要不然,整個劉家能從宋代發跡,經過整個元代,一直到明初還很牛。

劉傑今天的舉動在官場上屬於越界,是很不好的行為。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身為官場中人,自己不遵守規則,難道還指望小民們來遵守規則嗎?

但是知道了他是劉伯溫的後人之後,朱瞻基能夠理解他了。

因為他二爺爺的關系,朱棣對劉家是沒有好感的。皇帝的反感,也會讓劉傑處境艱難。

作為劉家僅存的官場獨苗,為了守護家族,不得不接受冷眼留在京城,而他想要出頭,就要付出比其他人更多的付出。

在會客室裏,朱瞻基看了一眼面容有些憔悴的劉傑,心裏滿懷同情。

他今年也不過三十出頭,相貌英俊,不過一點也不顯得意氣風發,反而有些老相。

因為留著不像文官的長髯,而是武將一樣的短髭,要是在後世的娛樂圈,能當得上一個帥大叔的稱號。

朱瞻基率先坐在椅子上,一指對面的椅子。“坐吧,有何事需要孤幫忙,你盡管說。”

劉傑從袖子裏掏出了一本奏章,跪拜在地,雙手舉過頭頂說道:“臣有幸位居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掌專利司一應事務,卻始終不得專利司需關注要領,戰戰兢兢。今日拜見殿下,只為向殿下求一方略,解臣之憂。”

聽到這裏,朱瞻基明白了過來。

專利法是自己提出來的,朱棣對這個建議興趣也很濃,因為他也想要知道,到底有多少技術是可以發揚光大,造福百姓的。

如今工匠也好,商人也罷,包括那些治病的郎中,甚至的教書的先生,都喜歡留一手。

而專利的出現,雖然會在短期之內造成壟斷,但是十年後呢?

當第一批專利到期的時候,大明就可以將這些新技術推廣開,造福百姓。

不過這件事被交給了工部,朱瞻基雖然跟工部天天打交道,卻也不能摻和他們內部事務,所以這件事他後來就沒有再管。

現在劉傑上門求教,雖然不合規矩,但是朱瞻基心裏還是挺高興的,因為他肯想,肯鉆研,想進步。

朱瞻基不怕他做錯事,只怕他不做事,得過且過,耽擱了大明的發展。

所以朱瞻基的態度和藹了起來,親手接過了奏章,扶著他的手臂說道:“員外郎請起。令曾祖學究天人,瞻基雖不得一見,卻也敬佩不已。快快請起,待我看完奏章,再與你說話。”

劉傑不敢真讓朱瞻基來扶,連忙從地上起來,半邊屁股搭在了椅子的邊緣。

朱瞻基打開了奏章,仔細地看了起來。

劉傑這份奏章屬於是工作匯報,與諫議奏章完全不同,沒有那麽多的格式講究,華麗詞語,也無需駢四儷六。

但是劉傑的這份工作報告卻也寫的文采斐然,將他遇到的問題用一種很古雅的方式闡述了出來。

不過,這讓朱瞻基看的有些頭疼,許多地方都要連蒙帶猜。

他還不能問別人,一問就暴露了自己的短處。

不過,即便是這樣,他也沒有後悔自己沒有學好古文,等他登基,除了文學方面,他一定要推行白話文,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讓老百姓也都能聽得懂,看得懂官府的官文。

還有就是標點符號,如今大明也有一些外國傳進來的書籍,有了標點符號,不過,想要推廣,卻是不可能的。

首先這些標點符號還不成熟,其次,儒家就是靠壟斷學術掌握話語權,他們是最不願意老百姓都能懂文化的。

劉傑的奏章主要說了三個問題,一個是豪門,富商,大量申請專利,唯恐專利以後成為他們壟斷學術,甚至是技術的武器,不利民生發展。

其次是大量的重復申請,讓許多專利有交叉,導致了不知該將專利授予哪一家。

最後一點是專利司人員不足,各州府之間缺少溝通,導致了專利的重復申請。有些地域限制性的專利,根本不能得到對照,出現了不少重復批復的情況。

對這些朱瞻基也早就有了考慮,將奏章收了起來說道:“任何人申請專利都不需限制,在前只需要調查清楚專利的來源,有無強搶專利之事。在後要注意杜絕這些豪商利用繼續申請相關專利的手段,繼續壟斷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