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日耳曼皇帝腓特烈二世實踐誓言獲致的成就(1228—1243A.D.)

朝聖者的個人、家庭和產業在教皇直接保護之下,身為精神生活的贊助人立即宣稱他們擁有各種特權,指導朝聖者的行為,同時用操控和譴責的手法逼迫他們完成誓言。腓特烈二世[148]是巴巴羅薩的孫子,陸續成為教會的被監護人、仇敵和被犧牲的受害人。21歲時他聽從監護人英諾森三世的指導舉起十字架,在皇家和帝國的加冕典禮中,一再重復宣布同樣的承諾。他與耶路撒冷女繼承人結婚,對於他們的兒子康拉德的世襲王國,要負起防衛的責任。但是等到腓特烈年齡漸長而權勢日增,年輕時代魯莽的保證使他悔悟,自由的思想和知識對心靈產生啟發作用,教導他要藐視迷信的幻影和亞洲的冠冕,因而對英諾森的繼承人不再存有同樣的尊敬態度。他的雄心壯志全集中在光復從西西裏到阿普裏亞的意大利王國,計劃的成功會使教皇退回到原始教會的簡樸生活。

經過12年的拖延和推辭以後,教皇用乞求和威脅促使皇帝定出前往巴勒斯坦的時間和地點。在西西裏和阿普裏亞的港口,他所準備的艦隊有100艘戰船和100艘其他船只,建造完成以後可以運送和登陸2500名騎士,連帶他們的馬匹和扈從。他在那不勒斯和日耳曼的諸侯組成一支實力強大的軍隊,根據權威的報道,英格蘭十字軍人員的兵力擴展到6萬人。但是繁重的準備工作無可避免或是故意產生遲緩的現象,那些比較貧窮的朝聖者耗盡他們的精力和給養,疾病和逃亡使人數日益稀少;卡拉布裏亞酷熱的夏季等於提出預告,敘利亞戰役會帶來重大的災難。皇帝終於在布倫迪西烏斯揚帆發航,率領的艦隊和軍隊共有4萬人馬。但是他只在海上停留了3天的時間,全軍就匆忙撤回。根據他的朋友提出的說法,是他突然患病,雖然不嚴重卻痛苦難忍;他的敵人指控他蓄意抗命拒不服從。

格列高利九世對腓特烈中止神聖的誓言,施以逐出教會的處分,而為了對他擅自將完成誓言的時間延到次年進行懲罰,同一位教皇再度對他處以破門罪。當他還在十字架的旗幟之下服役時,為了對付他,教皇在意大利發起國內的十字軍,等到他從巴勒斯坦回國後,被迫要對自己所受的傷害懇求教會的諒解。巴勒斯坦的教士和軍事的騎士團事先已獲得通知,拒絕他參與宗教活動並且反抗他的指揮。就是在自己的王國裏,他也被迫同意營地的命令,使用上帝和基督教共和國的名號。腓特烈凱旋進入耶路撒冷,聖墓的祭壇上放著王冠,他用自己的手拿下來為自己加冕(沒有一位教士願意執行這項職務)。但教長在教堂公布一項禁令,說他的出席是褻瀆神聖的行為;醫院和聖殿騎士通知蘇丹,說他前往約旦河遊歷沒有護衛隨身,很容易發起突擊將他殺死。

在這種宗教狂熱和黨派傾軋之下,勝利毫無希望,防衛非常困難,最後還是獲得有利的和平,這可能要歸功於伊斯蘭信徒之間的爭執,以及他們對腓特烈品格的尊敬。教會的敵人遭到指控:對異教徒保持善意和友好的交往,這種行為不符合一個基督徒的身份;藐視這塊不毛之地;縱情於邪惡的思想,曾經信口開河說,如果耶和華見過那不勒斯王國,就不會讓他的選民繼承巴勒斯坦當作應許之地。然而腓特烈從蘇丹手裏光復耶路撒冷、伯利恒、拿撒勒、提爾和西頓等地,拉丁人受到允許可以在城市居住和加強防務。他頒布了一部民事和宗教自由平等的法典,適用於耶穌以及穆罕默德的信徒,前者可以在聖墓舉行禮拜儀式,後者可以在神聖清真寺祈禱和講道,[149]先知從此處開始前往天堂的夜行。教士痛恨這種引起反感的宗教寬容,勢力已經衰弱的穆斯林逐漸遭到強制驅離。

十字軍東征所有合理的目標在沒有流血犧牲的狀況下都已達成,教堂被歸還或重建,修道院得到人員的補充,在15年的時間裏,耶路撒冷的拉丁人數量已經超過6000人。對於這樣的和平與繁榮,他們不會感激這位恩主。要等到花剌子模人的入侵(1243 A.D.),和平才宣告結束。這個外來的野蠻遊牧民族為了逃避蒙古人的殺戮,帶著他們的家人和牲口從裏海沖進敘利亞。法蘭克人和阿勒頗、霍姆斯以及大馬士革的蘇丹聯合起來,實力還是不足以遏阻這股狂暴的激流。任何人敢站起來抗拒,就被花剌子模人無情地殺死或是拖走成為俘虜。聖地的騎士團在一次會戰中幾乎全部被殲滅,城市受到劫掠,聖墓受到褻瀆,拉丁人這才開始承認並且懷念土耳其人和薩拉森人的謙和與戒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