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阿非利加叛亂 托提拉重整哥特王國 羅馬失守與光復 納爾塞斯平定意大利 東哥特人滅亡 法蘭克人和阿勒曼尼人的敗北 貝利薩留大獲全勝,令名受汙後死亡 查士丁尼的崩殂及其性格和統(第2/2頁)

整個阿非利加的國土很快陷入蠻族橫行的狀況,腓尼基的殖民地和羅馬的法律過去曾提升這片土地的地位。內部動亂的每個階段,都顯示出野蠻族群對抗文明社會獲得的可悲的勝利。摩爾人[381]雖然不知公正為何物,卻無法忍受壓迫,他們過著漂泊無定的生活,不受國界和疆域的限制,使征服者的軍隊無用武之地,也能逃避強加在身上的鎖鏈。同時從經驗得知,就是誓言和義務也無法保證他們歸順以後的忠誠。奧拉斯山的勝利使他們極為恐懼,卻也只能保證他們短時期內的降服,要是他們尊敬所羅門的統治風格,就更為痛恨和藐視他兩位侄子的傲慢和奢侈。居魯士和塞爾吉烏斯分別負責的黎波裏和彭塔波裏斯行省,身為宦官的叔父發布這種任命,極為草率和不智。一個摩爾人部族紮營在利普提斯的城外,再度向羅馬人效忠,從總督那裏接受慣常賜給的禮物。80人組成的代表團被當作朋友接到城內,被懷疑在暗中進行陰謀活動,全部在塞爾吉烏斯的宴會中被屠殺。起兵和復仇的呼聲在阿特拉斯山的谷地之間回響,從瑟爾特斯河的兩岸一直蔓延到大西洋的海邊。

安塔拉斯的兄弟受到不公正的謀害,因此把羅馬人視為不共戴天的仇敵。想當年他擊敗汪達爾人,立下汗馬功勞,贏得英勇無敵的名聲,為人公平正直,行事謹慎細心,在摩爾人當中更顯得突出。他將阿德魯梅圖姆摧毀成一片焦土,等於是向皇帝提出警告,要想阿非利加獲得和平,必須召回所羅門和他一無是處的侄兒。太守率領軍隊從迦太基出兵,在距離迦太基6天行程的地方,也就是特貝斯特[382]鄰近地區,蠻族的優勢兵力和兇狠氣焰使他大吃一驚,於是他提出簽訂條約的建議,懇求雙方重新修好,願意立下最莊嚴的誓言,保證自己的言行要受條文的約束。氣憤的摩爾人打斷來使的話說道:

他會受哪些誓言的約束?難道以前不是拿出基督徒的《聖經》,對著福音書來發誓?他的侄兒塞爾吉烏斯拿這本書作為誠信的保證,發誓要保護我們80個不幸和無辜同胞的安全。在我們再次信任他們之前,必須讓我們知道犯了偽證罪會受什麽懲處,讓他們能替自己的榮譽辯護。

羅馬人的榮譽在特貝斯特的戰場受到考驗,所羅門陣亡,他的部隊全軍覆沒。新到達的援軍和更為優秀的將領立刻制止了摩爾人的猖獗,在同一場戰爭中他們有17個王侯被殺,所有的部族只得暫時歸順。君士坦丁堡的民眾張燈結彩,大事慶祝。連年的入侵行動使阿非利加的行省面積縮小,只有意大利的三分之一,然而羅馬皇帝對迦太基以及富裕的地中海海岸,還能繼續統治100多年。然而查士丁尼的勝利或是失敗同樣有害於人類,使得阿非利加變成人煙絕跡的荒漠。一個外鄉人在很多地區漫遊整日,也見不到一個朋友或敵人的面孔。汪達爾人整個民族都已消失,他們的武士總數一度到達16萬人,還不包括兒童、婦女和奴隸。即使是被殘酷戰爭所絕滅的摩爾人家族數量,都遠遠超過他們。羅馬人和盟友也要自食惡果,難逃命運的報復,因當地的氣候、相互的鬥爭和蠻族的蹂躪而死亡狼藉。當普羅科皮烏斯首次登陸時,對於城市和鄉村稠密的人煙、商業和農耕的興旺,感到驚訝贊嘆。不到20年的時間,一片繁榮的景象變得滿目淒涼,富有的市民都逃到西西裏和君士坦丁堡。根據普羅科皮烏斯的《秘史》記載,在戰爭和查士丁尼皇帝的統治下,有500萬阿非利加人喪生。[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