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羅馬帝國衰亡的一般評述

希臘人在整個國家被貶為行省後,還認為羅馬人的勝利並非來自才能,而是共和國的運道。任性而為的女神盲目派發和施舍恩惠,現在情願(這是當時的奉承用語)收起雙翼,從地球頂端飛下來,把不朽的皇座安置在台伯河畔。[471]一位智慧甚高的希臘人[472]以哲學家的精神,寫出他那時代的歷史巨著,向國人揭示羅馬的偉大在於有深厚基礎,讓國人勿再存有自欺欺人的自我安慰之感。

羅馬市民彼此間的忠誠,來自教育習性和宗教傳統,對國家亦復如是。榮譽與德操是共和國的立國宗旨,有雄心壯志的市民都竭盡全力,以求得到舉行一次凱旋式的殊榮。羅馬青年看到家中懸掛的祖先畫像[473],油然而生奮發圖強之心,要與同儕比個高下。貴族和平民之間的鬥爭已趨向溫和,最後終於建立堅定而能保持平衡的制度,能把人民會議的自由權利、元老院的權勢和智慧,以及有帝王身份的官員所具有的執行權力全部結合起來。每當執政官展示出共和國的旗幟,每個市民都受到誓言的約束,要拔出刀劍為國家效命,一直到完成10年兵役的神聖職責。運用此一立意完善的制度,可以把新生一代的自由人和士兵源源不絕送上戰場。同時數量龐大的軍隊還會得到意大利諸多城邦的增援,這些盟友不僅黷武好戰,而且人口眾多。他們過去與羅馬人為敵,在經過英勇抵抗後終於屈服,最後結成齊心合力的同盟。那位見識恢宏的歷史學家,激起小西庇阿追求立德立功的雄心,也曾親眼目睹迦太基的毀滅。[474]在他的著作中精確描述羅馬的軍事制度,諸如征兵、武器、訓練、指揮、行軍、紮營;指出所向無敵的羅馬軍團,較之腓力和亞歷山大的馬其頓方陣,還要更勝一籌。波利比阿斯根據平時與戰時的制度,推斷出一個民族的精神和成就,在於無視恐懼和棄絕安逸。極具野心的征服計劃,雖然會因敵人及時的籌謀而遭受挫敗,但一定要嘗試才有可能獲得成功。毫無正義可言的摧毀行動,獲得以謹慎和勇氣為重的政治德行的支持。共和國的軍隊有時在會戰中被敵人擊敗,但是最後還是能獲得戰爭的勝利。他們以矯健的步伐向著幼發拉底河、多瑙河、萊茵河和大西洋進軍,那些用來代表各民族和國王的金像、銀像和銅像,一個個都被羅馬王國的鐵拳擊得粉碎。[475]

一個城市的興起最後竟然擴張成為一個帝國,這樣奇特的現象,值得哲學家進行深入思考。但羅馬的衰亡是偉大到達巔峰狀況後,非常自然而且無法避免的結果。繁榮使腐敗的條件趨向成熟,毀滅的因素隨著征戰的擴張而倍增。一旦時機到來,或是意外事件的發生移去人為的支撐,龐大無比的機構無法承受本身重量的壓力而倒塌。這種毀敗的過程非常簡單而明顯,讓我們感到奇怪的並非羅馬帝國為何會滅亡,而是帝國怎麽能維持這樣長久。百戰百勝的羅馬軍團進行遙遠的戰爭,沾染異國和傭兵的惡習,先是壓制共和國的自由權利,接著侵犯皇帝的統治權威。皇帝為維護個人的安全和公眾的和平而擔驚受怕,但卻束手無策,只有采用低劣的權宜之計,放松對軍紀的要求,結果使他們把君王當成敵人一樣予取予求。軍事政府的組織松散,缺乏進取心,最後為君士坦丁帶有私心的制度所摧殘,從此羅馬世界為蠻族的洪流所淹沒。

經常有人提到羅馬的衰亡應歸之於帝國中樞移動所在的位置,但本書表明的觀點是政府的權力是分割而非轉移。東部在君士坦丁堡建立帝座,這時西部仍舊有皇帝定都在意大利,聲稱自己對軍團和行省享有同等的繼承權利。雙重統治所造成的危險情勢,不僅損傷帝國實力,也醞釀對立的惡行,增加一項可供壓迫和專制體系運用的工具。在狄奧多西墮落的繼承人之間產生的競爭,不是誰的才能和功勛更出眾,而是誰更奢華和頹廢地生活。一個愛好自由的民族在遭遇極大的災禍時,會團結一心,但對衰亡的王國而言,只會加速內部傾軋。阿爾卡狄烏斯和霍諾留的寵臣相互仇視,把國家出賣給共同的敵人。拜占庭宮廷漠不關心甚至難掩喜悅之情地看待羅馬的羞辱、意大利的災難和西部的淪陷。在後續幾代的統治中,兩個帝國恢復聯盟關系,但東部的羅馬人在給予援助時,一直保持拖延、遲疑和應付的心態。希臘和拉丁兩個民族的分裂,因為永遠存在著語言、習俗、利益和宗教的差異,最後變得水火不容。但若從另外的角度來看,這種事態也產生有利的結果,證明君士坦丁的判斷非常正確,在長時間的衰敗過程中,固若金湯的城池多次擊退蠻族的大軍,保護亞細亞的財富。不論平時還是戰時,他們都能控制住連接黑海和地中海的重要海峽。君士坦丁堡的建立,應該說有助於東部的存續,而非導致西部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