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匈奴人入侵波斯和與東部帝國的征戰(430—441A.D.)

匈奴人使臣提醒狄奧多西注意,他們在歐羅巴和亞細亞都與帝國相鄰,一邊是在多瑙河發生接觸,另一邊已抵塔內斯河。他的父皇阿爾卡狄烏斯在位時,有一股匈奴人為患東部各行省,掠奪大量戰利品和無數俘虜。他們經由一條不為人知的小徑,沿著裏海海岸前進,橫越亞美尼亞積滿冰雪的山嶺,渡過底格裏斯河、幼發拉底河與哈裏斯河,用卡帕多細亞血統優良的馬匹,補充他們損耗過度和精疲力竭的騎兵部隊,占領西裏西亞四境多山的國度,擾亂安條克市民紙醉金迷的生活。埃及為他們的趨近而戰栗不已,聖地的僧侶和香客趕緊登船,準備逃離即將降臨的劫難。東方民眾對他們的入侵記憶猶新,內心充滿恐懼和驚慌。阿提拉的臣民運用優勢兵力,發起大膽的冒險行動。無論這場暴風雨是落在羅馬還是波斯疆域,難免引起關心之人的猜測,好早做打算。

匈奴國王有一些重要的家臣,他們的位階已進入實力強大的王侯之列,曾獲得批準與西部皇帝或將領建立聯盟。他們住在羅馬時,曾提到在東方的遠征情況,橫穿荒漠和沼澤後,羅馬人認為他們抵達之處為米奧提斯海。他們穿越山區經過15天的行軍抵達米底邊界,接著向一無所知的城市巴夕克和庫夕克進軍,在米底平原與波斯大軍遭遇。他們說,天空被箭雨籠罩,在敵軍優勢兵力的壓迫下,匈奴人只有退兵以保存實力。他們經由多條道路向後轉進,歷經千辛萬苦總算擺脫了敵軍,在損失大部分戰利品後,終於回到皇家營地。他們現在已了解波斯的狀況,誓言報仇雪恥。羅馬使臣在阿提拉的宮廷中交談,討論到匈奴人當前大敵的狀況和爾後的計劃。君士坦丁堡的大臣們希望匈奴人將實力轉用到與薩珊王朝君王進行曠日持久且勝負難決的鬥爭之上。然而見識卓越的意大利使臣卻認為,東方的共治者要是抱著這種希望,不僅愚蠢而且會很危險。他要讓對方明白其中道理,要是米提人和波斯人都無法抵擋匈奴人的軍隊,那就會助長征服者的權勢和氣焰。無論是當前數目不算龐大的貢金,還是授予阿提拉軍階,讓他擔任狄奧多西的將領,都不會讓他感到滿意。何況羅馬人已被匈奴人的帝國團團包圍,阿提拉很快就會將羞辱和沉重的枷軛,鎖在走投無路的羅馬人頸脖上。

當歐洲和亞洲的政府取得共識要防範迫在眉睫的危險時,阿提拉用建立聯盟的方式支持汪達爾人據有阿非利加。拉文納和君士坦丁堡的宮廷協力發起冒險行動,要光復對他們而言極為重要的行省(阿非利加),西西裏的港口集結了狄奧多西的軍隊和船艦。狡猾的根西裏克不斷呼籲要用談判來解決問題,同時做釜底抽薪的打算,煽動匈奴國王入侵西部帝國。此時正好發生了一件微不足道的意外之事(441 A.D.),被拿來當作借口,成為這場毀滅性戰爭的導火線。[48]為了遵守在馬古斯簽訂的條約,在多瑙河北岸要設置一個自由貿易的市場,受到當地羅馬堡壘的保護,這座要塞有個別號稱為君士坦提婭。有一群蠻族違反了商業安全的規定,殺死毫無戒備的商人,余眾全部四散奔逃,同時將堡壘夷為平地。匈奴人聲稱他們的殺人越貨是正當合理的報復行為,因為馬古斯主教進入他們的地區,發掘並偷竊了國王埋在地下的寶藏。匈奴人嚴厲要求將犯罪的教士、受到褻瀆的財物以及逃亡的臣民,交給阿提拉的法官。拜占庭宮廷的拒絕引起了戰爭,梅西亞人一致贊譽君主堅定不移的決心。但是維米尼庫姆和鄰近城鎮的毀滅,立即使他們大禍臨頭。民眾在這種狀況下,只能采用最有效的處理方式,為了大眾的安全,只有犧牲少數可敬的市民,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馬古斯主教沒有殉教者的獻身精神,害怕會有這種情況發生,於是決定采取預防的措施。他大膽前去找匈奴君王談判,要求對方原諒他的行為,發出重誓願意將功折罪。他要蠻族在多瑙河岸埋伏一批人馬,在指定的時間,他會打開城市的城門。匈奴人通過主教的獻城背叛掌握了有利的形勢,這等於拉開了獲得一連串光榮且有決定性戰果的勝利的序幕。

伊利裏亞邊區被一條布滿工事和堡壘的防線所掩護,雖然其中大部分只是一座單獨的城堡,加上少數防守部隊,但通常能夠將入侵的敵人驅離,也可截斷他們的退路,因為敵人缺乏圍攻的技術,也沒有持久的耐心。但是這些實力微弱的阻礙被匈奴人大軍一掃而光,[49]人煙稠密的城市像是西米烏姆、辛吉杜努姆、拉蒂亞裏亞、梅西亞納波裏斯、納伊蘇斯和撒爾底迦,全部被戰火摧毀。所有的城市只要設防,就會遭到同一下場,人員受到懲罰,建築物被破壞。歐洲從黑海到亞得裏亞海一線的區域,大約有500英裏的寬度,阿提拉率領成千上萬的蠻族進入戰場,立刻發起攻擊、占領和蹂躪行動。然而,民眾的危難和災禍並沒有振奮狄奧多西的勇氣,使他從休閑活動和宗教奉獻中脫身出來,親自率領羅馬軍團出征。他趕緊將派遣出去對付根西裏克的部隊,倉促地從西西裏召回,因為位於波斯邊境的防備部隊都已消耗殆盡。在歐洲集結的戰力,要是將領明了指揮之道,士兵恪盡服從之責,倒是可以發揮在武器和數量上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