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瓦倫提尼安三世的繼位和母後的攝政(425—455A.D.)

根據各種先例,在通過選舉、繼承和世襲而產生的君主政體中,要想對女性錯綜復雜的權力要求以及附帶產生的繼位條件進行清晰的定義,那是一件不可能的事。[1]狄奧多西二世既擁有合法的血統也有征服敵人的功績,是羅馬人中唯一可以合法進行統治的皇帝。在這種情況下,他完全可以讓自己的權力進一步擴張,但他那慵懶的天性逐漸讓他默認要遵從正確的政策,以保有東部為滿足。他明智地放棄了以下這些勞累的工作,比如:要與阿爾卑斯山以北的蠻族進行遙遠而沒有把握的戰爭;還要確保意大利人和阿非利加人的順從,這些人的內心因迥然相異的語言和利益而與東部帝國疏離。狄奧多西二世毫無雄心壯志,決定向他祖父學習,采用穩健的做法,把堂弟瓦倫提尼安扶上西部皇帝的寶座(425—455 A.D.)。皇家的幼兒在君士坦丁堡為了顯示與眾不同的身份,已經被授予“尊貴者”的封號。他離開帖撒洛尼卡時,被擢升到愷撒的位階獲得尊榮。等征服意大利後,希利昂貴族以元老之尊得到狄奧多西的授權,在元老院議員到場觀禮下,祝賀瓦倫提尼安三世以奧古斯都的稱號登基,很莊嚴地授予他皇帝的冠冕和紫袍。[2]

在統治羅馬帝國的三位婦女的同意下,狄奧多西和雅典娜斯的女兒優多克西婭被許配給普拉西狄亞的兒子,很快這對佳偶步入成年,完成婚禮後更能穩固忠誠的聯盟關系。在同時期,為了償還戰爭所花的費用,西部伊利裏亞從意大利的領土中分割出去,讓渡給君士坦丁堡政府管轄。[3]東部皇帝獲得富裕而臨海的達爾馬提亞行省,可以改善當前的狀況,占據更有利的地位。潘諾尼亞和諾裏庫姆的統治存在很大的危險,這片區域滿是亂哄哄的匈奴人、東哥特人、汪達爾人和其他蠻族,20年來一直是處於滿目瘡痍的狀況。狄奧多西和瓦倫提尼安依舊尊敬彼此的國家和家庭的聯盟義務,但對於羅馬政府的統一問題最後還是避而不談,這議題自然也就歸於無形。他們非常明確地宣布,未來他們頒發的法律僅適用於自己的領土。如果認為發生的案件與對方有關聯,那麽經過本人簽署後,再送給獨立的共治者予以批準。[4]

瓦倫提尼安在接受奧古斯都頭銜時只有6歲,他那漫長的幼年時期完全由他母親照管(425—450 A.D.)。她以監護人的名義照應國家大事,也可說是以女性的身份在西部帝國登基。普拉西狄亞對狄奧多西的妻子和姐姐所具有的聲譽和德行,只能感到嫉妒,無論是優多西婭文雅和優美的氣質,還是普爾喀麗亞明智和成功的政策,她都難以匹敵。瓦倫提尼安的母親喜愛掌握權力,雖然她不能公開運作,[5]但卻以兒子的名義統治了25年。她那一無是處的兒子之所以如此,不免讓人產生懷疑,這是否完全是普拉西狄亞放縱的結果,磨滅了年輕人的進取精神,有意運用各種方法轉移他的注意力,讓他不再去追求任何崇高和榮耀的目標。

在那個尚武風氣日漸頹廢的時代,西羅馬的軍隊由埃提烏斯[6]和蔔尼法斯[7]兩位將領指揮,特別是後者足以當得起最後的羅馬人的稱呼。他們只要齊心合力就可以挽救正在淪落的帝國,但就是因為兩人不和,才最終導致帝國失去阿非利加。雖然阿提拉因年歲的增長而令其過往的功績蒙上了一層陰影,但擊敗他的入侵依然使埃提烏斯獲得了不朽的聲名。而馬賽的防衛和阿非利加的解救,充分證實了蔔尼法斯伯爵的軍事才能。在戰場上,無論是局部的遭遇戰還是個人的單打獨鬥,他仍舊能使蠻族聞風喪膽。教士們,特別是他的朋友奧古斯丁,都受到他那基督徒的虔誠所感召。甚至有一次蔔尼法斯想從世俗退休出家,他那毫無瑕疵的廉潔操守使人民贊許不已,就是軍隊也畏懼他那執法的公平和堅定。我們可以舉出一個很特殊的案例來對此進行說明,有個農夫前來控訴他的妻子和一名哥特士兵通奸,他受理以後交代農夫第二天前來法庭參加審理。到了傍晚伯爵獲得報告,派出去的人打探到幽會的時間和地點,他親自騎著馬在鄉間跑了10英裏路,出其不意地抓住了這對犯罪的野鴛鴦,立即處死這名哥特士兵,第二天早晨把奸夫的頭拿出來,使得農夫心服口服。

埃提烏斯和蔔尼法斯的能力都可獨當一面,在不相隸屬的狀況下對付國家敵人,但他們過去的經歷決定了誰才是普拉西狄亞太後真正賞識和相信的人。在她遭到放逐和迫害時,只有蔔尼法斯以永不動搖的忠誠一直大力擁護她,為她提供阿非利加的部隊和金錢來鏟除叛徒,充分證明了這是她手中最重要的一股力量。同時,埃提烏斯卻支持這場叛變,他不僅滿腔熱血且積極主動,率領一支六萬匈奴人的軍隊從多瑙河趕到意大利邊界,前來為篡賊賣命助陣。約翰的早死逼得他不得不放棄有利的條約,雖然他身為瓦倫提尼安的臣民和部將,但內心可能還存著叛逆的念頭,繼續與蠻族盟友保持秘密聯系。帝國以大量的賞賜和承諾,換取這些部族撤離意大利的保證。但對於太後的統治,埃提烏斯始終掌握著最重要的因素而能無往不利,那就是運用奉承和阿諛的手段,竭盡全力拉攏拉文納的宮廷,拿忠貞和友情的面具掩蓋他惡毒的企圖。他最後還使出精心設計的陰謀,欺騙他的女主人和一無所知的敵手。就一個柔弱的婦女和一個英勇的將領而言,他們在這方面根本不會產生任何疑惑(427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