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馬克西穆斯征服意大利和最後的敗亡(387—388 A.D.)

馬克西穆斯要是對據有這三個幅員遼闊的地區感到滿足,那他的統治就可以和平而繁榮,須知他的領地構成了現代歐洲最強大的三個王國。但是篡奪者有雄心壯志,認為他憑借自己的實力,完全可以建立更偉大的事業,結果他初期的勝利反而促使他迅速覆滅,卑鄙的野心當不起熱愛榮譽和崇尚武功的贊譽。他在飽受壓迫的高盧、西班牙和不列顛行省勒索財物,用來征募和維持所向無敵的蠻族大軍,軍隊成員主要是來自日耳曼人最兇狠的部族。他把征服意大利作為目標,暗中懷著私心想要毀滅無辜的年輕君主,何況瓦倫提尼安二世的統治,受到臣民裏面正統教徒的憎恨和抵制。馬克西穆斯的意圖是要在毫無抵抗的狀況下,一舉占領阿爾卑斯山的關隘,於是他帶著奸詐而狡猾的笑容,接見瓦倫提尼安二世的使臣、敘利亞人多尼努斯,逼對方接受自己別有用心的援助,派遣相當數量的軍隊參加潘諾尼亞的戰事。安布羅斯有敏銳的洞察力,發覺敵人友誼的幌子下掩藏的陰謀詭計,但是多尼努斯卻受到欺騙,再不然就是為特裏夫宮廷慷慨的利益輸送所收買。

米蘭的國務會議非常固執,不認為這種支援會帶來危險,盲目的信任是來自畏懼,並非來自勇氣。支援的協防軍由使臣親自引導行軍,沒有絲毫懷疑就允許他們進入阿爾卑斯山的城堡,詭譎的僭主派銜枚疾進的步卒在後跟進,用盡辦法截斷信息,不讓他的行軍為人所知。但是甲胄的閃爍和大隊騎兵激起的灰塵,顯示出帶有敵意的外鄉人正在接近米蘭的城門。現在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後關頭,賈斯蒂娜和她的兒子只能將這種狀況,歸咎於自己不夠謹慎和馬克西穆斯存心欺騙,但是已沒有時間、兵力和方法來抵抗高盧人和日耳曼人。無論是在戰場還是在這座人心浮散的大城之內,逃走是唯一的出路,阿奎萊亞是僅有的避難地點。馬克西穆斯的狼子野心已經路人皆知,格拉提安的兄弟也會落得與他一樣血濺五步的下場。僭主的隊伍以凱旋的姿態進入米蘭(公元387年8月)。

明智的總主教拒絕與篡奪者發生罪惡而危險的聯系,於是他在講道時諄諄教導,令馬克西穆斯明白君王的職責不是玉石俱焚,而是要知進退,這等於間接幫助他的門生獲得一絲光復故土的希望。時運不佳的賈斯蒂娜安全抵達阿奎萊亞,但她並不相信城市守備的實力,害怕發生圍城事件,決定懇求狄奧多西大帝保護,何況他的權勢和事功一直為西部的國家所同聲贊頌。他們暗中準備了船只運送皇室人員,倉促之間在威尼提亞,或稱為伊斯特裏亞的一個不知名港口上船,橫越整個亞得裏亞海和愛奧尼亞海,繞過伯羅奔尼撒最南端的岬角,經過漫長而順利的航行,停靠在帖撒洛尼卡的港口。這樣一來,瓦倫提尼安二世所有的臣民只有背棄遜位的君王,解除對皇帝效忠的責任。要不是意大利邊境一個名叫艾摩納的小城仍在繼續抵抗,馬克西穆斯就會獲得一場有欠光彩但卻勢如破竹的勝利,能夠兵不血刃單獨據有西部帝國。

狄奧多西並沒有邀請皇家的貴賓前往君士坦丁堡的皇宮,而是基於很多不可知的理由讓他們停留在帖撒洛尼卡,但這並不表示他輕視或漠不關心,因為他本人親自前來接待,整個宮廷和元老院幾乎全部隨駕跟從,用親切的態度表達友情和哀悼之意。信仰虔誠的東部皇帝很溫和地勸告賈斯蒂娜,異端的罪行必須加以懲罰,不能任其留在人世毫不理會。並且狄奧多西公開提出信仰尼西亞信經是收復西部最有效的起步,這是同時有利於人間和天國的行為,也有助於瓦倫提尼安二世的中興大業。狄奧多西就有關和戰大計最為重要的問題,咨詢國務會議的看法,討論的主題表面上看是要弘揚榮譽和正義,因為自從格拉提安逝世後,狄奧多西就一直在這個題目上大做文章。狄奧多西對於瓦倫提尼安家族的提攜一直感恩在心,現在看到皇室受到追殺,馬克西穆斯迫害的行動更為加劇,同時雙方也沒有誓詞或條約可以用來約束馬克西穆斯好大喜功的野心。要是再不采取果敢而堅定的措施,目前的和平不僅無法維持,這還會給東部帝國帶來入侵的危險。何況蠻族在越過多瑙河後,雖然自詡為帝國的臣民和士兵,但是天生的兇暴習氣未馴,要是現在有戰事發生,正好可以讓他們的技能有用武之地,借著戰爭減少人口的壓力,把行省從無法忍受的迫害中解救出來。雖然這些理由很充分,也得到國務會議多數大臣的同意,但狄奧多西仍舊對是否要拔劍挺身而鬥遲疑不決,因為這樣一來,事態就沒有挽回的余地了。同時他認為自己的兒子還年幼,如果輕易樹敵,必然會影響到兒子未來的安全統治,也不可耗盡人民的財力,這兩點讓他感到憂慮。此外,以他豁達的個性,就算暫時吞聲忍氣也不算什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