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戴克裏先進行宗教迫害的原因(第2/2頁)

這份詔書張貼在尼科米底亞最熱鬧的地點。但還沒等所有公眾看到,便被一位基督徒撕了下來,同時用最惡毒的語言謾罵,說他對不信上帝而又專橫跋扈的總督,不僅鄙視更十分厭惡。根據羅馬最溫和的法條,這種罪行也相當於謀叛,應處以極刑。如果這位基督徒是有地位或有教養的人,這種情況只會加重罪責。結果,他被判活活燒死,或者說是用小火慢慢烤死。那些劊子手熱心為皇帝所受到的侮辱施加報復,用盡可以想到的各種酷刑,卻始終絲毫未能改變他從容就義的神態,在死亡的痛苦之中,他的臉上仍然掛著堅毅而藐視的微笑。一般基督徒認為,他的行為嚴格說已不符謹慎的原則,卻對他那神聖的熾熱激情極為欽佩。大量加於這位英雄和殉教者的贊美之詞,更在戴克裏先的心中加深了恐怖和仇恨的印象。

戴克裏先不久遭遇一場危險,更使他的恐懼幾乎成為現實了。在短短的15天之內,尼科米底亞皇宮裏他的寢宮先後兩次起火,盡管都被及時撲滅未造成重大損失,但這災難離奇地重復出現,讓人感到絕非偶然或一時的疏忽,嫌疑自然落在基督徒身上。有人認為,極有可能是一些走投無路的狂熱分子無法忍受當前的苦難,擔心有更可怕的大禍臨頭,於是,忠誠的同教兄弟就與宮裏的閹宦合謀,企圖暗害兩位皇帝的性命,因為他們已被視為上帝教會的死敵。每個人胸中都充滿猜疑和憤恨的情緒,特別是戴克裏先。結果很多人或因其所擔任過的職務,或因其所享受過的恩寵,都被投入監獄。各種形式的刑訊和逼供隨處可見,不論在宮中還是在市區,四處都是遭到處決的人所留下的血跡。但是,不論采用什麽辦法,卻始終無法查出有關神秘案件的任何線索。我們對那些遭難的人,也只能認定他們清白無辜,欽佩其堅韌不屈的殉教精神。幾天以後,伽勒裏烏斯倉猝告別尼科米底亞,聲稱如果遲遲不離開虔誠向主的皇宮,他將成為基督徒怒火下的犧牲品。關於這次迫害的情況,我們只能從教會史學家那裏獲得帶有偏見的不完整資料,而且他們對皇帝何以會如此驚恐萬狀也完全茫然毫不知情。他們之中的兩位作者——一位親王和一位修辭學家,曾經親眼看到尼科米底亞那場火災,一個將其歸之於雷電和上天的震怒,另一個認定是惡毒的伽勒裏烏斯親自縱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