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君士坦丁的身世及其繼位始末(274—306A.D.)

君士坦丁的聲譽受到後世子孫的重視,對他平生的事功有非常詳盡的記載,但是他的出生地,就跟他母親海倫娜的身世一樣,不僅是文學也是舉國爭論的主題。雖然根據傳說,海倫娜的父親是英國國王[184],但我們認為海倫娜是一個客棧老板的女兒。有人說她是君士坦提烏斯的侍妾[185],我們要為她婚姻的合法性提出辯護。君士坦丁大帝很可能生於達契亞的納伊蘇斯(274 A.D.)[186]。他的家在這樣一個以出產職業軍人而享有盛名的行省,顯而易見,他很少有機會借教育來提升心智。

在他大約18歲時,父親擢升到愷撒的高位(292 A.D.),但是隨著這件喜事而來的就是父母的離異。他的父親為了迎娶公主,被迫與母親分開,這樁皇家聯姻的光彩使海倫娜的兒子受到羞辱和傷害。他並沒有隨著君士坦提烏斯去西方,而是留在戴克裏先的麾下服務,在埃及和波斯戰爭中表現得極為英勇,逐漸升到一等護民官的榮譽職位。他的身材很高大而且不苟言笑,對於體育和軍事項目都很精通,戰時英勇無畏,平時對人友善。在他一生的作為中,始終懷著年輕人的進取精神,又能習於審慎的節制加以調和;有旺盛的企圖心並全力達成,又能保持冷靜和自律的習性不受物欲的誘惑。因而民眾和士兵愛戴他,稱他為最有資格的愷撒候選人,這樣一來就激起伽勒裏烏斯對他的猜忌。雖然為了避免物議,不能采取公開的暴虐行為,但是一位專制君王要暗地裏下毒手,還是防不勝防,[187]這使得君士坦丁的處境更為危險。這時感到焦灼的父親,不斷來信要求跟兒子見面,表現出最熱切的期望。伽勒裏烏斯想出各種借口盡量拖延,然而對他的同治者這種很自然的要求,不可能一直置之不理,也不能使用武力來加以拒絕。最後同意他前往的命令已經批準,但是在這種狀況下皇帝還是隨時可以收回成命。君士坦丁費盡心機終於成行,[188]於是連夜離開尼科米底亞的宮廷,運用各地的驛站經過比提尼亞、色雷斯、達契亞、潘諾尼亞、意大利和高盧,在民眾喜悅的歡呼聲中抵達布倫港口。就在那個時刻,他的父親準備登船前往不列顛。

不列顛的遠征輕松贏得對卡裏多尼亞蠻族的勝利,這是君士坦提烏斯在位期間最後的功業。他在約克的皇宮崩殂(公元306年7月25日),離接受奧古斯都的頭銜才15個月,離他被擢升至愷撒的高階則有14個年頭,逝世以後立刻就由君士坦丁接位。繼承的觀念自古就有,一般人認為是天經地義的事,有些處理私人財產的原則,已經轉用到國家主權上。英名蓋世的父親將受人尊敬的功勛、民眾的希望,以及在感情和地位方面所產生的影響力,全部都傳給自己的兒子,而且這種做法勢不可當。帝國西部軍隊的精英分子隨著君士坦提烏斯到不列顛,增援的地方部隊是一大群阿勒曼尼人,全部聽從世襲酋長克羅庫斯的命令。[189]君士坦丁的擁護者不斷開導這些軍團,要他們了解到能夠表達自己意見的重要性,他們向其保證不列顛、高盧和西班牙有權能夠推舉候選人。他們問,軍隊要是有兩位人選,一位是他們所敬愛的皇帝的子嗣,那個夠資格站在隊伍前面的兒子,選他就會帶來無上的榮譽;另一位是名不見經傳的陌生人,只會感激在亞洲的君主把西方的軍隊和行省交給他,選他就會帶來屈從的羞辱。這時還有什麽遲疑不決之處?同時向大家暗示,君士坦丁具有感恩和慷慨的美德,在得到應有的顯赫地位以後,一定不會讓軍隊失望。

君士坦丁這位很有心機的君王,最後等到大家用奧古斯都和皇帝的稱號向他歡呼時,才出現在軍隊的面前。他所渴望的目標是帝座,還不完全是野心的問題,因為這才是安全的保證。他對伽勒裏烏斯的性格和情緒非常了解,自己經過深思熟慮以後,知道要想活下去就得掌握統治權。他表面上裝出堅決反對的樣子,[190]就是為了證明他沒有意願公然篡奪帝位,所以在開始時並沒有屈從軍隊對他的歡呼,一直到他把這些狀況寫在信裏,立刻派人送給位於東部的皇帝以後,才正式接受軍隊的擁戴登基為帝。君士坦丁將他父親逝世的噩耗報告皇帝,很謙恭地提到他具有合法的繼承權,而且表示非常的遺憾,在摯愛他的部隊的堅決要求下,不容許他運用更正常、更合於規定的方式繼位為帝。伽勒裏烏斯最初的反應是感到驚訝和失望,繼而暴跳如雷。他向來無法控制自己的脾氣,就大聲威脅說要把信件和使者全部丟進火裏,等他意識到對戰爭沒有獲勝把握,怒氣就慢慢平息下來,再深入衡量對手的個性和實力,決定接受君士坦丁給他留下的台階,同意由他賜給君士坦丁最高的恩惠。伽勒裏烏斯既沒有指責也不批準不列顛軍隊的推選,只是接受過世同僚的兒子統治阿爾卑斯山這邊的行省,給予他愷撒的頭銜,在羅馬君王的位階中列為第四,把空下的奧古斯都位置給予所賞識的塞維魯。這樣一來,帝國的和諧得以保持。君士坦丁已經掌握實力,只有耐心等待機會,期望能夠獲得最高的權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