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塔西佗的東征與崩殂(276A.D.)

實際上,在羅馬通過的一切政令,要是不能獲得掌握實權的軍隊批準,就只能算是逢場作戲而已。塔西佗將議員留在羅馬做他們升官發財的美夢,自己在禁衛軍統領的陪同下來到色雷斯的軍營(276 A.D.)。這位應軍方的請求,由元老院所推舉的皇帝,特地會見集結起來的部隊。等到統領讓隊伍整頓好安靜下來後,皇帝很巧妙而得體地向全體官兵講話,用獎金和犒賞的名義,賞賜大筆金錢滿足大家的貪念,部隊用高聲的歡呼來表示尊敬。作為奧勒良的繼承人,他的年齡雖然無法沖鋒陷陣建立功勛,但是他的見解要比羅馬的將領更為高明。

去世的皇帝準備對東方進行第二次遠征時,曾和阿蘭人取得協議,他們是一支西徐亞民族,居留在梅奧蒂斯海附近地區。這批蠻族在禮物和賞金的引誘下,同意以大量輕騎兵入侵波斯。他們履行諾言,趕到羅馬邊界時,奧勒良已經過世。而將領因為懷疑自己是否在皇位空懸期擁有決定權,自己也尚未準備好,所以不知道是要接受還是拒絕才好。阿蘭人則認為羅馬人不重視此事,完全是背信負義的行為,他們因為受到這種待遇,決定訴諸自己的勇氣索取酬勞並進行報復。他們像韃靼人那樣迅速移動,很快侵入本都、卡帕多細亞、西裏西亞和加拉太這幾個行省。博斯普魯斯海峽對岸的城市和鄉村被掠奪,軍團看到熊熊火焰,全都按捺不住要求將領讓他們前去制止。塔西佗的應對措施很符合他的年齡和身份,他先讓這些蠻族知道帝國並沒有背信,並且也預定以武力來制裁他們的行為。他表示他們與奧勒良簽訂的協定若是作廢,軍隊便會立即免除他們出兵的責任。這樣的承諾使大多數的阿蘭人緩和下來,情願放棄戰利品和俘虜,很快撤過費西斯河退回到荒漠。對於剩下那些不願和平解決的蠻族,羅馬皇帝決定起而作戰。羅馬軍隊非常英勇,而且都是有經驗的老兵,他們聽命從事,不過幾周的時間,就將亞細亞的行省從西徐亞人入侵的恐懼中解救出來。[72]

但塔西佗的榮耀和生命都很短暫,深冬之際遠離坎帕尼亞輕松的退休生活,經過長途跋涉來到高加索山脈的山腳,身體因不習慣軍營的艱苦而變得非常衰弱,心理負擔更是加劇了身體勞累。這些軍人有一陣子激起公德的熱誠,憤怒和自私的情緒好像停止下來,但很快又故態復萌,對於年邁的皇帝表現得非常粗魯,營地和帳篷裏到處都在爭吵。塔西佗那種溫和友善的性情,只能引起他們的輕視之心。無力化解軍隊派系之間的內訌,使他感到極為痛苦,但他也不可能滿足貪婪的索求,總算是體認到要想調解這種無秩序的狀況,是毫無希望的。塔西佗認為軍隊放縱任性,不把法律微弱的約束力放在眼裏,是最難克服的惡習。他一直對此感到焦慮和失望,因此縮短了他在世的時間。這位無辜的帝王是否為軍人所殺害不得而知,[73]但卻可斷言,軍隊的驕橫確實是導致塔西佗死亡的主因。塔西佗崩殂於卡帕多細亞的提亞納(公元276年4月12日),在位時間只有6個月20天。[74]

塔西佗一逝世,他的弟弟弗洛裏努斯也不等元老院的批準,就迫不及待穿上紫袍做皇帝,表現出不似人君的猴急態度。對羅馬制度的尊敬與否,會影響到軍隊和行省的態度,而弗洛裏努斯突如其來的野心,雖然不致激起他們的反對,但卻引起強烈的指責。如果不是那位在東方的將領兼英雄人物普羅布斯大膽站出來,為元老院打抱不平,這種不滿也就在竊竊私語中逐漸消失了。不過,這次的競爭還談不上勢均力敵,歐洲的軍團實力非常強大,他們支持塔西佗的弟弟﹔軟弱的埃及和敘利亞部隊,要是沒有這位能力高強的領袖,在接戰以後根本沒有勝利的希望。運道很好而又積極進取的普羅布斯克服所有的困難,他的對手都是身經百戰的老兵,但只習慣在寒冷的地區作戰,西裏西亞酷熱的氣候使很多人生病甚至死亡,這裏夏季的衛生條件對身體有害,很多人逃亡,兵員數量減少,以至於山區的隘道無力防守,最後塔爾蘇斯開城投降。弗洛裏努斯登基不過3個月,部隊就背叛這位受到輕視的皇帝,讓他輕易成為結束內戰的犧牲者(公元276年7月) [75]。

王位經常更替,世襲權力的概念已經蕩然無存,落敗的皇帝在受難以後,他的家族也不會引起繼位者的猜忌。塔西佗和弗洛裏努斯的子女,得到允許降為平民身份,混雜在一般百姓裏居住,雖然貧窮卻可以清白地活下去。當塔西佗被元老院推選為帝時,他為了服務公眾,舍棄大量家財,表面看起來是一種很慷慨的舉動,但是很明顯泄露了他的意圖,是要將帝國傳給他的後裔。落得這種下場的唯一安慰,除了讓人記得他的事功只是曇花一現以外,還有就是動聽的預言,給後代子孫帶來長遠的希望。預言說是千載後,塔西佗的家族會出現一位君王,他是元老院的保護者、羅馬的中興之主,也是全世界的征服者。[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