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6章 要錘子幹啥

一聲令下,靶子豎起,燧發槍兵和火繩槍兵分別進行實彈演練。而崇禎皇帝等人在後方安全地帶從頭到尾地旁觀,對兩種槍械的各方面都有了個直觀的印象。

比較結果其實有點出乎崇禎皇帝的意料,從射擊精度上來說,火繩槍要比燧發槍更準。祖大壽的火繩槍兵基本都是九中三,或九中四,個別有九中六的。但茅元儀的燧發槍兵雖然沒有人是全都脫靶的,成績卻要比火繩槍兵低一個档次。

在戚繼光的紀效新書中就有對鳥銃的射擊要求:鳥銃一次九發,九中六有賞賜,九中二以及以下的話是要捆打將校當官的了。

對於這樣的結果,茅元儀的臉色有點不好看。倒是槍械專家畢懋康在,他分析了原因,說燧發槍的火鐮同時又是火門的蓋,需要采用更強力的擊錘簧保證提供足夠的撞擊力度,因此它的扳機力和扳動擊錘都要比火繩槍來得費力,也因此,扣扳機時候的力道最終影響了燧發槍的精度。這是槍械決定,倒不好說燧發槍兵訓練不好。

這個解釋讓崇禎皇帝聽得點點頭,也讓茅元儀的臉色好看了一點,更讓在邊上站著的李定國恍然大悟。

燧發槍和火繩槍的每一次比試,雙方的負責人,祖大壽和茅元儀兩人都會發表各自的觀點,而後又有軍械專家畢懋康的專業解讀,雖然對於崇禎皇帝來說,基本上沒有超過他的認知,可對於李定國來說,卻是難得珍貴的一課。這讓他對於火器的了解,有了一個全面的提高。

全部試驗下來後,結論一目了然。燧發槍因為不用擔心點燃的火繩會戳到邊上隊友的火藥,因此燧發槍兵能站得更為緊密,而不需要像火繩槍兵一樣,互相之間要隔開一米左右。

而這,就是燧發槍最大的優勢所在。就算燧發槍比起火繩槍,或者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但卻足以把那些缺點忽略了。

在場的幾位將領都是有過實戰經驗的,他們敏銳地意識到,以後戰爭的形態很可能會發生改變。試想一下,一排排緊密的燧發槍兵打出去的鉛彈,必然會如同瓢潑大雨般覆蓋對手,這樣的密集程度,敵人上來就是送死,而火繩槍是不可能做到的。當然了,這只是就火器論而已,真實戰場上,自然也不可能就靠燧發槍就能包打天下了。

崇禎皇帝最後給結論道:“很明顯,雖然燧發槍和火繩槍相比,只是發火裝置做了改進,可優勢卻是非常明顯的。只是目前燧發槍的啞火率還需要進一步降低,畢卿在提高燧發槍產量的同時,還要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燧發槍具有啞火率較高,扣下扳機後射擊具有延遲性等等的缺點,但密集燧發槍陣卻能彌補這個缺點。不過既然有缺點,終歸是要改進的。

畢懋康對於燧發槍的最終結論,自然是很歡喜的。軍器局的拳頭產品,終於得到公認了。對於崇禎皇帝的要求,他自然也滿口答應了下來。

這個燧發槍,還有一個優勢,崇禎皇帝雖然不知道他們這些人知不知道,但他心中卻是明白的。那就是燧發槍手沒必要再像新軍中的弓箭手,必須要抽調邊軍中的精銳,才能很快形成戰鬥力。以後的明軍,幾乎都可以在短時間內轉化為燧發槍兵,當然,這個必須要燧發槍的產量跟上來才行。也因此,他才又對畢懋康特意提了下產量。

而後,崇禎皇帝又轉向祖大壽和茅元儀,吩咐他們兩人道:“燧發槍這種武器確實會改變戰爭形態,但如何改變,怎麽去用燧發槍陣,卿等要認真考慮之;而且還不止這些,卿等也要反過來再去想,這些燧發槍陣的弱點是什麽?如果我們以後用來對付建虜,那麽建虜又可能會采取什麽對策?”

說到這裏,他加大了語氣強調道:“從來就沒有最強的矛,也沒有最強的盾。而且,任何時候,任何年代,最為關鍵的都是人。記住,要用好燧發槍陣,卻不能依賴燧發槍陣,知道麽?”

祖大壽和茅元儀聽得臉上都稍微有些吃驚,他們連忙躬身靜聽,在崇禎皇帝說完之後,他們兩人都真心誠意地回奏道:“臣等謹遵聖意!”

就算是邊上的技術型官員畢懋康,也是詫異地看著崇禎皇帝。他之前基本上只是和皇帝討論槍械,那個時候,他感覺皇上學識淵博,有些話甚至讓他這個沉浸在軍械上多年的人都聽得耳目一新。

此時再一聽皇上的這番話,他都有點不敢相信皇上的年齡。這才多大啊,就有這麽穩重的態度,對事物的認知如此深刻。有那麽一個瞬間,他都閃過自己這輩子的年齡都活到狗肚子上的念頭。

當崇禎皇帝轉頭看向畢懋康時,茅元儀終於找到了機會,知道接下來是什麽事情,就連忙問道:“畢大人帶來的那個,可否拿出來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