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9章 經濟爆發引起的錢荒(第2/2頁)

一句話,中華帝國的物資迎來極大的豐富,特別是在中華帝國的野戰軍和太平洋艦隊、印度洋艦隊接連獲勝威震四海之後,整個世界的商人和資本,都很清楚自己的選擇,紛紛將手中的資本投向經濟飛速發展的中華帝國,甚至有些心急決斷的西洋銀行家,舉家族搬遷,將自己的產業資本全部遷移,湧入中華帝國的勢力範圍,畢竟,趁著這個新近崛起的世界第一軍事和經濟強國的發展速度,搭著這趟加速跑動的火車,讓自己的財富高速增長。

事實上,正因為中華帝國的物資不斷被創造出來,而流通的金銀貨幣雖然也在增長,但幅度遠遠小於整個社會物資財富的增長,並且,因為帝國交通的發展,工商貿易的急劇增加,交易更為頻繁,這便使得可供使用和流通的貨幣越發緊張,雖然中華帝國盡量發行聖幣,但畢竟金銀等貴金屬的量有限,中華帝國實行的是金銀雙本位的金融規則,不能無限制地發行紙幣,更多的還是以金銀銅金屬貨幣發行,而這其中,雖然銅的供應量十分充足,但銅幣的幣值太小,即便拼命發行,也無法滿足流通市場的貨幣需求,錢越來越值錢了。

為了緩解缺錢的困境,各大商業銀行紛紛讓利,拋出優惠政策,在興業銀行、南洋銀行等商業銀行的帶動下,將市場的貸款與吸儲利率大幅度提高,借貸的年利率從原本的6.5%直接升到8%,而後繼續往上推動到9%,而中華帝國工商銀行、中華帝國交通銀行、中華帝國建設銀行、中華帝國農業銀行等四大朝廷控制的國有銀行也只能跟進,這樣一來,整個帝國的利率直接躍升超過10%。

錢荒來臨,這個世界最大的新興經濟體造成的影響無疑是巨大的。中華帝國原本投資到美利堅兩國的資本,利率大大超過百分之十還好說,而低於百分之十的,便直接開始撤離,返回國內。像原本的一批借貸給南部的美利堅聯盟國的只有8%利率的資金,如今美利堅南北戰爭已經結束,而中華帝國也如願以償地占據美利堅河西地區,這批低利率資金急劇撤資,匆忙趕回國內尋求更高的回報。

不得不說,資本是逐利的。與此同時,歐洲各國以及北美南美的流動資本,特別是那些老牌歐洲銀行家們,紛紛將原本投資在歐洲和美洲的資金抽取,組織到中華帝國的本土或是帝國占領控制的澳大利亞、北美河西地區或是南美的二馬公司等,獲取高達10%的利率。

一時間,以貴金屬為載體,特別是以黃金為載體的國際資本,瘋狂地湧向中華帝國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