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宿命之地(第2/2頁)

曾觀瀾過來稟報,天官正丞相秦日綱前來參見。對於這個除了首義六王外,天國目前官職最大的人,馮紹光也不能怠慢,更何況這個秦日綱也是馮雲山的老相識了。

秦日綱本名秦日昌,因避北王韋昌輝諱而改名日綱。貴縣客家人,本是平在山的一名礦工,年近三十無力娶妻,與其他礦工一樣掙紮在艱苦窮困的生活中。當年馮雲山到平在山傳教,結識秦日綱,領他和其他礦工一起入教。

不過他結識西王蕭朝貴後,在西王有意的拉攏下,迅速投靠了西王,進而進入東王一系,成為天國的高層。

盧七領著一個高大挺拔的黃袍大漢走了進來,面容黝黑,但兩眼炯炯有神,正是秦日綱。

馮紹光上前兩步,拉起行禮的秦日綱,笑道:“日綱兄弟為天國上下阻斷追兵,辛苦了。”

秦日綱忙答道:“多謝南王誇獎。秦某職責所在,為天國,為天王、南王拒清妖,義不容辭!”又道:“南王,聽聞您被全州城中清妖火炮所傷,日綱甚是心憂。今見所幸無大礙。待明日秦某率兄弟們破了這全州城,殺光清妖為您報仇。”

馮紹光點點頭,“日綱兄弟有心了。全州城中清妖有何動靜?”

說到全州城,秦日綱皺皺眉道:“南王,今晨秦某率部抵達城外,俘獲3名清妖奸細。審問得知,3人乃是清妖頭湖南寶慶協都司武昌顯率領的兵勇,行軍中拉肚掉隊被俘。”

“武昌顯率寶慶協清妖奉命援廣西,路過全州,所部四百余人今日早晨已經入城了。另外還打聽到,城中清妖兵丁本來只有五百余人,由清妖頭知州曹燮培、全州營參將楊映河統領。現加上援兵,城中共有近一千妖兵。看來清妖是想死守全州了。”

“清妖援兵主動入城協防,的確是要殊死頑抗了。千余清妖兵倒不多,可我看這全州城雖然不小,但城東城南不遠皆是湘江水面,無法擺開攻城陣勢,有天然的屏障,清妖千余人只要重點守衛西北兩面城墻,兵力倒是勉強夠了。我軍只有幾台呂公車和少一些雲梯等攻城器械,恐不能立即破城了。”

“南王說的極是!秦某兵力不足,列於城西和城北,因城東城南方向為湘江阻斷,秦某暫只派人遠處監視。營中將士正砍伐樹木,再制作些雲梯等器械。”

“日綱兄弟指揮得體,雲山甚感欣慰。不過,看這全州城高墻厚,強行攻城恐會大量折損我天國聖兵,且城西城北周圍皆為沃土,不像桂林城下多巖石,不如行地穴破城之法。”

“日綱今夜可命人即尋一隱蔽處,開挖地洞至城墻下,再輔以大量紅藥引爆,必破之。”馮紹光想著歷史上太平軍就是這種方法破了無數城池,不如就拿這全州城作為第一個試驗品。

“得令!日綱馬上交辦下去。南王謀略深遠,日綱折服。”秦日綱又閑聊兩句,便回營布置。

馮紹光出了軍營,在盧七的帶領下來到不遠處湘江邊的一片灌木林。昨晚馮紹光交代盧七等親衛,尋找一種常綠灌木——夾竹桃。沒想到今天盧七就報知,發現全州城外不遠的江邊就有,於是他便親自過來辨認。

馮紹光本是湖南人,大學畢業後才去的沿海工作。他記得沿湘江兩岸的湘桂鐵路兩邊長著眾多的夾竹桃,四季常綠,隨時有花,是坐火車時窗外一道美麗的風景。夾竹桃原產伊朗印度等國家,明朝初年傳入中國各地。馮紹光便尋思全州在這一帶會不會就有,沒想到還真讓他猜中了。

一大片暗綠灌木中,夾雜眾多粉紅色花苞在其中,隨風搖擺,其頸部像竹,花朵像桃花,這正是馮紹光尋找的夾竹桃。

馮紹光命盧七領親衛營再四處尋找,發現這種夾竹桃類灌木,便讓女營和牌尾攜帶柴刀繩索等物大量砍伐夾竹桃枝葉,陰幹後收集進輜重貨物內,儲存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