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0章 郭鵬對姜維很感興趣(第2/4頁)

他們覺得姜維還有老母在城內,在曹魏手上,他要是想保住老母,照常理來看,死戰到底混個烈士才是正道。

就和他那個為了保護郡守而戰死的父親一樣。

他一定會乖乖和諸葛亮決鬥,然後被殺死,乞求曹魏勢力保護他的母親。

如此借刀殺人,又能保住城池,還能削弱地方勢力,削弱和諸葛亮的合作勢力,一石二鳥。

這幫人打的好算盤,結果他們萬萬沒想到諸葛亮目光長遠,從姜維身上看到了無限的可能性。

諸葛亮對姜維曉以利害,為他分析局勢,勸他投降,讓姜維認識到自己投降蜀漢並且活著才是保住老母和家族的最優解。

這種事情都預料不到,那幫人自然也預料不到之後這件事情居然在兩國戰局之中產生了奇妙的連鎖反應。

姜維被諸葛亮重用,直接可以統兵作戰。

以他對涼州的熟悉程度,毫無意外的成為了蜀漢政權的一把利刃,以至於讓蜀漢政權架起了聯通益州和涼州的橋梁。

而且他們還發現,他們想著削弱地方勢力的力量,卻根本辦不到。

姜氏家族本身在涼州勢力龐大,逼走姜維已經讓他們惱火至極,警惕至極,要是繼續動手,或者威脅姜維老母什麽的,只會讓姜氏徹底走到曹魏的對立面。

到時候姜氏心一橫,派人聯系諸葛亮,讓姜維帶兵來攻,他們接應,裏應外合,別的不說,這個郡曹魏就別想要了。

蜀漢第一次北伐大大震驚了曹魏,讓他們發現被他們看成海綿寶寶的蜀漢政權居然被諸葛亮妙手回春,成了帶甲十萬的大力水手。

他們毫不懷疑只要有人配合,諸葛亮一定可以占據涼州。

姜維被迫離開家鄉和母親分開,一人在外滿心悲憤,心裏充滿了對曹魏的徹骨痛恨。

他時時刻刻都在想著回到涼州老家,驅逐曹魏勢力,姜氏家族要是決定反水,姜維必然帶領蜀漢軍隊來攻。

姜氏家族和在外的姜維隔著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居然達成了其妙的默契,讓曹魏中央進也不是退也不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這個大麻煩一直到蜀漢的終結都不願放棄給曹魏找麻煩,十幾次北伐曹魏,臨死還要拉幾個墊背的,攪和的曹魏至死都不安寧。

以姜氏為首的漢陽郡四大家可不是那麽簡單的一回事。

魏略裏記載過那麽一件不起眼的小事。

漢陽人薛夏得罪了姜、閻、任、趙四大家,在家鄉對抗不了四大家的迫害,只能躲避到洛陽去。

後來他得到了曹操的賞識,生活在洛陽。

但是四大家不願放過薛夏,巧施計謀把薛夏騙到了潁川,在潁川問罪薛夏,將他下獄,打算弄死他。

最後還是曹操親自過問,強令潁川方面放人,警告了四大家,這才讓薛夏逃過一劫。

從這件事情就能看出這四大家的手有多長,在涼州的勢力有多深厚,結交範圍有多麽廣闊。

甚至能把手從涼州伸到中原地區的潁川,逼的曹操親自過問才保住了薛夏。

作為四大家之一,姜氏在這件事情裏顯然也是出力很大的。

可見姜氏的勢力之強。

當初郭鵬派曹仁掃平涼州五郡的時候,聽說了姜氏,聽說了姜冏這個人物,當時他想起過姜維,但是姜維還沒出生。

等延德十年他決定對付天下豪強的時候,已經沒有什麽值得他在意的了。

管他是誰,攔在他面前的,都要死。

等清丈行動結束之後,郭鵬審查涼州卷宗,得知姜氏唯有姜冏一支得以保全,當時還感嘆人間際遇的奇妙之處。

結果此番前來,居然就正好見到了十四歲的小姜維。

這難道不能算是緣分嗎?

郭鵬覺得十分有趣,所以決定好好的逗逗姜維,結果把姜維嚇到了。

“太上皇,姜冏為官勤奮刻苦,盡職盡責,數年來沒有任何在公務上的錯漏,有關軍馬場的事情也都處理妥當,是有功之臣。”

鮮於銀眼見郭鵬把姜氏的過往說出,還以為郭鵬揪著過去姜氏反抗他清丈政策的事情不放,覺得心頭惱火,想要懲治這裏的人,於是他趕快出言解釋,幫著姜冏說話。

郭鵬略有些奇怪的看向了鮮於銀。

“鮮於卿,你說這些是什麽意思?孤又沒有說什麽,你不會覺得孤要懲處姜冏和姜維吧?孤是那種不分青紅皂白就要懲處臣子的人嗎?”

“啊?”

鮮於銀一愣。

“孤只是說說而已,曾經姜氏也是涼州名門,卻因為妄自尊大而滅亡,孤只是有感而發罷了,孤是那種公私不分的人嗎?”

鮮於銀忙說不是,連連謝罪。

郭鵬擺了擺手,繼續看向小姜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