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第2/2頁)

“之前我就對你說過了,中央衛軍不太適合設立一些過於集權的將軍,一群校尉最好,將軍這種地位的軍官,日常就虛職化,等需要的時候再設立,事畢即撤,只是為父沒那麽多時間去辦了。

不過也正好,你不能總是指望為父幫你做完所有的事情,有些事情你總要自己去做,自己去處理,這件事情就當做是對你能否做一個真皇帝的考驗好了,你去想辦法,把衛軍將軍和四將軍虛職化。”

郭鵬笑了笑,對郭瑾說出了自己的期待。

郭瑾沉默了一會兒,緩緩點了點頭。

“兒子並不知道能否成功辦到,這件事情父親已經完成了一半,兒子會盡全力把剩下的一半做完。”

“好。”

郭鵬表示非常期待看到郭瑾把衛軍五大將軍給虛職化。

郭瑾離開了泰山殿,一路走,一路認真的思考,該用什麽方式把五大將軍虛職化。

作為郭某人的兒子,郭瑾當然很清楚郭某人掌握軍隊的方式。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

郭某人掌握軍隊的方式和這個時代的任何人使用的任何方式都不一樣。

亂世之前,人家都是依靠王朝的慣性,以習慣性掌握軍隊的職位帶領軍隊,軍隊被職位所掌控,而不是被那個具體的人掌控。

亂世之初,大家開始自己募兵,自己帶兵打仗,但是王朝的慣性一直存在,大家還是習慣性地以最高職位為榮,有了職位就有了權力。

亂世進行時,很多人才愕然發現,職位不香了,王朝的秩序崩潰了,職位慣性帶來的統治力正在逐漸崩盤當中。

職位突然變得不值錢了,職位突然變得沒那麽大的用處了。

漢朝還穩定的時候,一個校尉就很牛逼了,亂世當頭,驃騎將軍車騎將軍這樣超級牛逼的軍職,也只能當個添頭讓大家樂呵樂呵,手上沒兵,根本沒人睬你。

而這個時候,一直堅持走下層路線的郭某人掌握的軍隊就如同鶴立雞群一般閃耀在亂世之中。

郭某人從最開始就很注意對每一個士兵的掌控,他非常在意和士兵近距離接觸,因此,他堅持執行軍餉直發和表彰大會制度。

軍餉直發就是軍餉由郭某人指導的財政系統直接向每一個士兵下發,發到士兵手上,不過軍官的手。

表彰大會就是每隔一段時間或者每經歷一場大的戰事,郭某人就會親自登場,把斬首排名前五十的人拉到台上親自表彰,然後提拔他們的職位,讓他們進入軍官的序列之中。

再然後就是軍法官制度。

郭某人從建軍之初就往軍隊裏植入了軍法官系統,專門用來代表他懲戒犯法士兵,把非戰時懲戒士兵的權力從軍官手裏剝奪,並且軍法官還擔任了給士兵掃盲的角色。

一邊掃盲,一邊傳授給士兵忠於郭某人的思想,還有國家、民族等等名詞存在的意義。

慢慢的,潛移默化的讓士兵擁有郭某人所期待的思想。

通過這樣的方式,在最開始建軍的時候,郭某人就全盤掌握了軍隊,從來沒有讓任何軍官的威望淩駕於他之上,他是軍隊絕對的主人。

下層士兵都知道他的模樣。

中層的小軍官們都是他一手提拔培養起來的,後來建立了首陽山講武堂和武舉,把軍官培養系統化,直接掌控了軍隊中層的命脈。

最後是被戰時和非戰時概念還有軍隊輪換駐防制度限制的死死的上層將領。

上層將領可以說是權力很大但又非常受限的群體,軍銜和軍職分離,還有戰時非戰時的職權區別,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強大武將挑戰皇帝威望的可能性。

在郭鵬的講解下參透了郭鵬對軍隊的控制模式之後,郭瑾就常常思考自己能從中學到什麽。

他現在所面臨的問題,無非是登基之初威望不足,且對自己的【武德】不太有信心,覺得自己難以依靠威望駕馭軍隊,所以必須要用更加制度化的方式來處理軍隊。

開國之初的那些功勛老將終究會老去,會逐漸凋零,並不能對他形成長久的威脅,而可以形成長久威脅的,就是衛軍五大將軍。

一日不把五大將軍虛職化,變更制度,他就一日睡不安穩。

為了睡得安穩,他必須要把衛軍兵權牢牢掌握在手,排除掉有威脅的將軍的因素,改變制度,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新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