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0章 把握下層,拉攏中層,架空上層

其實在眼下,中央衛軍的團體內已經貫徹了【戰時】和【非戰時】的概念。

包括趙雲在內的衛軍五大將軍,除了有一些經濟上的權力和監督上的權力之外,基本上和軍隊是沒什麽關系的。

郭鵬搞出了軍銜和軍職的概念,把軍銜和軍職分隔開來,有些武將只有軍銜而沒有軍職,就不掌握兵權。

只有在行軍作戰的戰時,才有具體的權力下放,讓將軍領軍職帶兵作戰。

其他幾大軍區是這樣安排的,所以這幾大軍區在郭瑾看來只要擁有輪換駐防制度和軍銜制度,就能很好地掌握,他們根本翻不了天。

日常的統領權和指揮權的分離可以很好地控制幾大軍區的行動,不會鬧出什麽無法收場的事情出來。

但是中央軍卻並非如此。

因為中央軍的特殊需求和當初設立中央軍的時候那個特殊的歷史情況,郭鵬為了獎勵功臣、安撫人心,也是為了更好的震懾天下,在中央軍設立了五個實職將軍位。

衛軍將軍這個總帥的職位,還有衛軍的前後左右四個將軍位,一共五個將軍,都是軍職,而非軍銜。

常設將軍擁有統領權,也有戰時指揮權,地位比起地方軍的統兵者要更高,而且夜遊職位帶來的便利,對於郭瑾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

郭鵬後來不斷的和群臣爭鬥,最大的歷史功績就是促成了第二波的學術下移,開創了科舉時代。

這才是大事。

而中央衛軍的問題,反而是特別小的問題,在科舉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郭鵬沒有處理中央軍的問題就把皇位交給了郭瑾,這個問題自然也就落到了郭瑾身上,需要他去解決——如果他覺得不愉快的話。

他當然覺得不愉快。

輪到郭瑾做皇帝,沒有郭鵬那麽巨大的威望可以威壓天下,對於任何一點可能威脅到他的地位的存在都要小心翼翼的應對。

而首當其沖的就是衛軍這五個實權將軍職位。

趙雲,曹純,李典、夏侯淵、郭棟。

這五個實權將軍職位雖然也貫徹落實了戰時和非戰時的制度,但是在郭瑾看來,這是有問題的,這是可能遭到威脅和破壞的。

就比如說趙雲,威望很大,功勞也很大,真的出現什麽問題的時候,趙雲有著可以突破制度約束的威望,能把衛軍將軍的職權發揮到最大。

這個職位,可以把衛軍變成羅馬帝國的禁衛軍。

別說不可能,郭某人就是靠著自己威壓天下的威望和絕強的實力接二連三的突破了士人們設下的制度約束,一鼓作氣毀掉了舊的制度,開創了全新的制度。

洛陽一“戰”,四萬士人折戟沉沙,士人反抗力量被幾乎全滅,肉體消滅的那種,再也不能對抗強大的皇權,科舉時代順理成章的來臨。

珠玉在前。

那還是郭瑾親自去給禁軍傳達的命令。

所以郭鵬的存在就給郭瑾敲響了警鐘,告訴他,面對無上威望,制度其實是有點雞肋的。

郭瑾現在最頭疼的就是威望問題。

這個威望的問題實在是讓他感到如鯁在喉。

不說趙雲,衛軍其他四個將軍也有著很大的威望。

他們都是跟隨郭鵬起兵征戰的老資格將軍。

曹純、夏侯淵、郭棟,那都是元從,也就一個李典資歷稍微弱一些,但也是從青州刺史時代就開始跟隨郭鵬的老資格將領。

這些老資格將領什麽錯都沒有犯,什麽問題也都沒有,個個謹小慎微跟什麽似的,尤其在曹洪出事之後,四將軍更是過上了非必要情況下盡量不展現存在感的日子。

堅決不參與朝政,不和朝臣有任何往來,不給旁人任何一點抓住他們把柄的機會,時時刻刻都在約束自己,盡力做一個沒有危害的人。

想從這樣的他們身上挑毛病挑刺,那是真的沒什麽辦法。

可是就這樣放著,郭瑾覺得不安心。

雖然一時可以壓著他們不讓他們過多接觸軍隊從而把持住軍權,但是難以長久這樣做。

他可以辦到,那麽他的兒子或者孫子呢?

能做到嗎?

他不敢保證。

所以必須要在現在可以辦到的時候,背靠退居二線的郭鵬把軍權拿回來,把將軍職位虛職化。

不要將軍,不要一個成建制的軍,而要一個分散開來的以校尉為主體構建成的中央軍,非戰時。

校尉往上的職位都是虛的,沒有必要存在,只是榮譽性職位,戰時,才會由皇帝授予可以統兵的職位,事畢即撤,不常設。

這才是最有意義的事情。

衛軍既要是一個整體,也不能是一個整體。

懷著如此的想法,郭瑾找到了郭鵬,與他商議這件事情。

郭鵬很贊同他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