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8章 揚州不再是過去的揚州(第2/3頁)

目前茶葉生意還是國家壟斷,不準私人經營,只有郭某人控制的東廠可以經營茶葉生意,把茶葉打造為堪比黃金的貴重奢侈品,以此大發其財,大賺其錢。

茶葉生意引來了大量的商賈人流,大量人流則帶來了生意。

茶葉生意雖然不能直接給揚州創造什麽收益,但是揚州依靠茶葉的生意所帶來的大量人流,也在商業方面頗有建樹。

在郭鵬大範圍降低農稅提高商業稅收的背景之下,商業稅收逐漸成為了揚州包括整個帝國在內的不可或缺的一筆重大稅收。

時隔多年再臨揚州,揚州的各方面都有了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道路修的四通八達,發達的交通所帶來的高度發達的人流效應也使得揚州和過往那種中原人眼裏的蠻荒之地完全不一樣。

交通建設完善的基礎之上,郭某人大力推動江北人口向江南轉移。

郭某人歷年來就沒有停止過推動人口轉移。

攻取河西和西域的時候,他就推動大量人口轉移到這一地區。

接著轉移到益州,轉移到平州,又往大草原漠州轉移,但是這些地區的人口政策都要往江南人口政策後面排。

郭某人很清楚,往北方那些人口少的地方遷移人口是為了站穩腳跟,確保魏帝國對這些地區的實際占領和統治。

但是往江南轉移人口,是在為以後的小冰河做全面準備。

他取消了人丁稅,攤丁入畝,使得人民生育的熱情空前提高,在可以想見的未來之中,中原發達地區必將迎來一波空前的嬰兒潮。

這波嬰兒潮正好要撞上小冰河的降臨。

郭鵬雖然不知道這一波小冰河具體什麽時候正式降臨,但是他很清楚,不管哪一年,要是當年冬天,淮河流域主幹流水道結冰了,那就意味著這一波小冰河的正式降臨。

沒有土豆玉米番薯的時代,郭某人推動了這一政策,他自己心裏也沒底。

他不知道憑借現在魏帝國的生產力狀況能否在小冰河時代養活激增的人口。

可預見的未來之中,魏帝國人口突破一億是必然會在三十年內到來的。

到時候如果江南的開發還沒有完成,或者說大運河還沒有修繕完成,那就壞了。

所以現在首先把中原地區的人口有計劃地往人口稀少的地方遷移,尤其是往江南地區遷移,那是非常有意義的。

緩和人口不斷增加的中原地區的人口壓力,把他們往人口稀少的江南地區轉移,開拓耕地增加糧食產量的同時,減少北方人口壓力。

如此未雨綢繆,可以很好地應對小冰河。

而且現在交州也拿下了,有五嶺作為屏障,嶺南地區的農業生產不會遭到影響。

所以紅河平原為主要生產地區的嶺南農業區也需要大量的人口進駐,把中原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帶來。

紅河平原地區一旦開發出來,這塊地區的糧食產量必然可以給江南乃至於江北地區帶來巨大的幫助。

懷著如此的想法,郭鵬視察了大運河江南段工程,看著已經整修的七七八八頗有一份樣子的江南段大運河,他覺得非常滿意。

他計劃之中的人口遷移就是從大運河南下,抵達江南杭州灣地區之後乘坐海船繼續南下,然後抵達交趾郡所在的紅河平原。

江南段大運河可以充分利用自然水道與春秋時代吳越兩國為了北上爭霸而修建的人工水道,需要重新開辟的水道並不多。

整修,加寬,加深,數十萬戰俘勞工在這裏辛勤的揮灑汗水,在這裏奉獻他們的生命和未來的一切,為漢民族在開拓生存之地而奉獻著。

一邊巡視,郭鵬就一邊囑咐顧雍。

“我知道你心裏所想的始終不是這裏,等著一段忙完,我就打算把你調到洛陽去,直接為我辦事,只是現在還不行,我需要你和伯寧這樣精明強幹又值得我信任的官員在地方執行。

我所能信任的和委托的人並不多,你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所以我希望你一定要認真對待大運河,一定要把所有的要求落到實處,這不是我好大喜功什麽的,這是未來整個魏國的生命線。”

顧雍一邊覺得十分驚喜,一邊卻又感到非常的疑惑。

“陛下,臣有一事,不知道該不該問。”

“你問。”

郭鵬點了點頭。

“很久以前,陛下決定要修大運河的時候,就不斷的說這條大運河是魏國的生命線,說未來北方會變得非常寒冷,會引起糧食大規模的減產,到時候中原就需要江南的糧食支援。

這些年,不斷有朝臣提出這樣的可能性很低,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樣的事情會發生,臣也覺得疑惑,為什麽陛下一定認為這樣的事情會發生呢?難道是有什麽很重要的證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