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3章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第2/2頁)

不讓辟召故吏,那就算了,但是門生這種東西,咱們可絕不相讓。

這是家族興盛和延續下去的重要依仗!

沒人,比他們,更懂,興盛家族。

正因為他們都懂,所以除了荀氏稍微收斂了一些,沒有招攬太多的門生擴充家族影響力,其余幾家都敞開了接受,生怕自己少人家多。

賈氏和袁氏甚至還放寬了一些條件,以求更多的門生加入賈氏,擴充賈氏的影響力,讓賈氏在未來的朝堂上更占優勢。

這種優勢一旦形成,他們認為就無法改變了。

一切都將是注定的,現在不爭搶,更待何時?

聽聞洛陽發生的這些事情,郭鵬一邊冷笑,一邊帶著可以改變一個時代的標點符號來到了正在研究五經的蔡邕的府上。

蔡邕自黃龍殿會議以後,一直都在按照郭鵬的吩咐研究五經,嘗試還原出真正的五經。

到底該如何斷句,該如何理解,又該如何將五經還原成本來的面目。

他對此很有責任感,覺得自己必須要這樣去做,否則就是屍位素餐,就是對後人的不負責。

尤其是郭鵬在黃龍殿會議最後階段說的那番話,直接說到了蔡邕的心坎兒裏。

蔡邕更加感覺自己有必要幫助郭鵬肅正儒門風範,不能讓這群腦袋裏全是當官的人壞了儒門士子的精神氣。

於是蔡邕一直都在研究,都在探尋合適的斷句之法,為此全面鉆研了五經的所有家法,找出其中不同,不斷地加以研究和深讀。

郭鵬一直都在忙外面的事情,現在忙好了,有了一點空閑時間,就來了。

帶來了跨越時代的標點符號。

他看到蔡邕皺眉苦思,於是決定好好地幫幫蔡邕。

“蔡公,五經家法之所以出現那麽多,主要就是斷句不同,理解不同,各種異字反而並非主要矛盾,只要矛盾在於,一句話,用不同的斷句之法去讀,就能產生截然不同的意思。

你說這樣斷句是對的,我說這樣斷句是對的,然而誰也不知道誰是對的,於是就出現了各家不同的說法,以至於到了今天這個地步,所以我以為,我們首先要確定的,就是斷句。”

郭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