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5章 五經十四家法的零和博弈(第2/2頁)

現在不用冒這個風險,難道不是好事?

可很快袁嗣就想到了,皇帝給出這個利益不是平白無故就給出的,而是需要袁嗣付出一些東西來交換的。

付出什麽?

毫無疑問,付出自己的一切。

全心全意協助皇帝完成這次的五經統合計劃,把十四家法廢到只剩五家,變成真正的五經聖人法,統一思想,統一學術。

袁嗣咽了口唾沫。

這對他而言,吸引力實在是太大了。

某一經的家法並非只有一個家族傳承,一般都有多個家族傳承。

自光武帝劉秀恢復經學傳承立十四博士以來,家傳《尚書》的有十四個家族,家傳《詩》的有九個家族,家傳《禮》的家族有三個,家傳《易》的家族有七個,家傳《春秋》的家族有八個。

經歷過漫長的歲月,舊的家族有的斷絕傳承,也有新的傳承家族誕生。

而經過漢末戰亂之後,有的全家滅絕,斷絕傳承,有的則僥幸生存,繼續自己的傳承。

他們分別家傳不同的家法,在白虎觀會議最終完成統合之後,構成了五經十四家法的最高學術壟斷體系,是整個東漢高門大戶的頂端。

雖然時至今日,郭某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到底還有哪些家族維持傳承,而哪些家族已經完蛋。

但是毫無疑問的是,郭某人的家族潁川郭氏根本不能和他們相提並論。

他們或許聲名不顯,或許沒什麽關鍵性的人物在這個亂世中嶄露頭角,但是只要他們的家學不斷絕,他們就始終擁有出仕成為高官的機會。

這個機會這條通道一直擁有,不會斷絕。

只要家裏還有兒子,只要家裏還有人,就算一時犯法,他們終究會保持這份優勢。

比如潁川荀氏,他們家傳春秋家法,雖然荀彧翻了謀反罪被懲處,但是只要他家還有人,他家的政治地位就還在。

一時失勢不能決定他們未來就一點希望都沒有。

況且雖然荀彧死了,荀攸依然身居高位,只是不太得到皇帝的信賴和任用罷了。

但只要他還活著,荀家還有人,今後的前途誰也說不準。

與他們相比起來,很多其他家族的存在簡直可憐的不能說。

全靠個人本領,一代人出了問題,好幾代人都要遭殃,家族延續性完全不能和這些家傳經典的家族相比較。

而眼下,皇帝想要把這些家族砍掉一大部分,只留下一小部分作為正統,一部經典只允許一家家法,而且留下來的也不是家法了,是聖人法。

不管你家家法怎樣,這就是真正的聖人法,聖人說的話,聖人表達的意思,一經只有一種說法。

這個好處誰都看得出來,壞處也誰都看得出來。

零和博弈,贏家通吃,輸家血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