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白虎觀會議(第2/2頁)

這場發生在漢章帝時期的會議,是由漢章帝親自主持,召集全天下所有有名氣的儒家學者來到洛陽,所進行的一場對新莽以來較為混亂的各家學術進行統籌整合的決定性會議。

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定立五經博士,確定五本儒家經典為官方認可的正統學說,準許在帝國境內傳播。

而在這傳播的過程之中,五種經典由於傳承者的理解不同,而逐漸產生了不小的分歧。

由於沒有標點符號的存在,文章斷句對於經典的解釋就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而在老師傳授弟子的過程之中,弟子對斷句的理解又各有不同。

於是一句經典往往能產生很多種斷句方法,不同的斷句方法也使得各自理解的經典含義產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同一句話,因為斷句不同,而產生不同的意義,這是五部經典出現十四家傳承的根本原因。

為了讓自己的斷句方法得到認同,並且排斥其他的斷句方法,讀書人們為了各自的利益展開了曠日持久的鬥爭。

其實斷句解釋之法遠不止十四種,而東漢時期成型的五經十四家法就是對五經學說的十四種官方認可的經典解釋方法。

在這一切成型之前,西漢和東漢都曾發生過針對各家學說不同理解的激烈辯論。

早在西漢宣帝時期,為了讓當時日漸激烈的經典解釋權之爭平息,漢宣帝就在石渠閣召開了一次會議。

漢宣帝從官方角度肯定了某些經典解釋方法,讓大家求同存異,平息爭端,穩定了學術環境。

但是石渠閣會議沒有完全解決爭端。

新莽時期,爭端再起。

到了東漢初期,劉秀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確立自己的統治合法性,頒布詔令把讖緯之學也納入官方正統學說之中,要求各家學術宗派都認同他的做法。

而這就引發了更大規模的混亂。

為了平息這樣的混亂和爭議,漢明帝去世以後,漢章帝決定在洛陽白虎觀召開一次大型會議,徹底解決這個問題。

這關乎到帝國統治思想的統一,對於帝國治理有重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