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79章 看來曹蘭這皇後也不是白當的(第2/2頁)

曹蘭終於放心了,點了點頭。

“人我可真的帶走了,什麽時候還我也不知道,但是,鵬郎,你要記住,她們……”

“放心吧,她們永遠也不會有孩子,皇家血脈,不會有意外。”

郭鵬向著曹蘭點了點頭,安撫她的擔憂。

曹蘭點了點頭。

然後,曹蘭很快便離開了,不一會兒,蘇遠走了進來。

“陛下,皇後把那十幾個西域女子一起帶走了。”

郭鵬坐回了案幾邊上,正在處理政務。

“嗯,我知道了,對了,蘇遠,叫你吩咐內廷的人去辦的事情,辦的怎麽樣了?”

“陛下請放心,大醫館那兒已經有了對策,正在調配藥物,絕對不會有問題,華大醫向老奴保證了,絕對不會出差錯,那些西域女子一個也不會出問題。”

“好。”

郭某人緩緩點了點頭,繼續處理政務。

這場小小的風波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郭鵬嚴令任何人不準談及此事涉及皇後,所以這件事情始終沒有任何人討論,至於那些西域女子遭遇了什麽,郭某人也不在意。

曹蘭想怎麽樣也不是他想要幹預的,能否享用到那兩名美艷的西域胡姬,郭某人也不做他想,只要曹蘭高興就成。

他好幾天沒去後宮,一直都在勤政殿裏和臣下商量另外一件重要的事情。

他要改良避諱制度,也要改變【去二名】的規定。

這是王莽成為皇帝之後定下的一條規定。

不準所有人用兩個字的名字,必須要改為一個字,只有犯了罪的人才會被改回兩個字的名字,所以單名為貴,雙名為賤,影響了一個時代。

西漢時期還有董仲舒霍去病朱買臣這種兩個字的名,單字名和雙字名並無太大區別。

但是到了東漢,上流社會的人那是清一色的單字名,包括郭某人本人,雙字名不是沒有,但是極其罕見。

這就是王莽的鍋。

王莽稱帝以後大規模搞改革,首當其沖就是各種名字。

別說人名了,地名和國名都在更改的範圍之內,也因此引起了大規模的反感。

他是國內也改,國外也改,改的範圍很大,次數很多,甚至還有朝令夕改的,令人無所適從,倍感厭惡。

國外也是如此。

比如他將匈奴國號改成降奴,單於改成服於,把高句驪改為下句驪,還逼著匈奴單於把自己的名變成了單字名。

過足了天朝上國皇帝的癮。

該怎麽說?

任性?

如果說國名地名等政策還有政治意義在裏頭,那他的去二名政策就讓郭某人很反感了。

這個政策的出現也有社會原因,因為在嚴格的避諱禮制的約束下,二名【因其難諱】的原因,為了避諱而不得不使用更加方便避諱的單字名,於是王莽頒布了【令中國不得有二名】的規定。

避諱是個大命題,是封建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王莽這種極度推崇周禮作為自己執政合法性的人采取這種政策來收買人心,想來也是很正常的。

王莽的頭顱到現在為止還在郭某人手上,儲存在洛陽倉庫裏當一個政治擺設。

雖然他已經死了很久了,但是這個附和禮制的政策,還真讓郭某人感到郁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