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第3/3頁)

然後她沒繃住,直接笑出聲來。

謝明謹也嘆口氣,故作委屈:“這不怪我,誰讓她掐我了呢。”

她撫了下留下紅印子的手腕,略莞爾,但看了一眼手裏的藥方,笑意卻淡去了。

都這麽多年過去了,祖母還惦記著她呢。

其實何必呢。

不願她回去,其實她也不想回去。

————————

官道向來蕭條,道路本坑窪不平,但這些年來往來車馬漸多,今日十裏涼亭邊上有茶鋪迎來送往,大概是第一次此地,有些好奇,一個商人就探問了下同桌的其他商旅。

別人笑了,“兄台一看就是常走鳳嶺道的,鮮少走這條道吧。”

“可不是,這不是聽說最近盜匪疑似出沒,可能埋伏截殺麽,就想走下偏道,哪成想大家都走這條道。”

“那大概不是因為盜匪。”

“咦,兄台何意?”

“只因為此地是小聖人別莊管轄之地罷了。”

但具體其有何隱秘,也無人深知。

包括那莊子裏住著的,幾乎從不外出的那位主人到底是一個什麽樣的人。

————————

小聖人別莊,聽起來甚有底蘊,可烏靈郡有些地理常識的老人都知道那只是一個窮苦偏遠的田園莊子,祖上曾輝煌過,後來都不知道蕭條多少代了。

老一輩的,總是頑固,不肯認知新事物,也一概是不肯改變對小聖人別莊認知的,也沒嘗試過去了解。

那些嬤嬤們也是這樣的想法,哪怕田莊農業十分繁忙,欣欣向榮,她們亦沒看在眼裏,只因她們這些年所入目的也不過是郡城的繁華熱鬧,世家的雍容富貴。

哪裏瞧得上這裏。

但不少旅商卻是敏感,深知這小別莊的能量,過路太平,交易發達,實為走商第一首選。

而此時的小聖人別莊中,偌大書房裏,莊子主人正在安排探子準備查下郡城之事。

到底是什麽事情讓她那位祖母一改這些年的隱晦,忽然遣人來試探,甚至不惜車馬勞頓帶著那麽多的珍貴藥材賜予她。

但探子還沒出去,莊裏忽來人急報。

又來人了。

這一次才是她父親派來的人。

目的也一模一樣,傳召她回郡城。

但不如她祖母派人殷切問診,這一撥人只給了消息,人馬就管自己撤了,連謝明謹的面都沒見。

芍藥本歡喜,但很快覺得不甚對勁,她有些吞吞吐吐:“姑娘,現在瞧著是主君有意讓您回去,老夫人不願,想先下手為強,可是……”

————————

“可是老夫人不管做什麽,絕對瞞不過主君,但他依舊讓放了外面這些人過來,可見主君對老夫人是真孝順,不忍忤逆,而對那謝明謹也早不復當年看重了。”

另一邊,半路果真爽快翻車,且有兩個嬤嬤摔了骨折,鬼哭狼嚎後,眾人辛苦跋涉,好不容易到了小鎮花錢重新雇傭馬車,叫苦連天的嬤嬤們起先也懷疑是謝明謹動的手,可又覺得不是,莊子裏要麽是她們安插如芍藥這樣的奸細,要麽就是本族豢養的護衛,死心塌地守著莊子,決不讓那謝明謹離開,後者就如籠中雀,哪個還願意為她做事?

何況她真的重病纏身,命不久矣。

不過這次交談之下,群策群力集合觀感的她們也再次堅定一件事。

謝明謹自四年前為主君放逐囚禁到這別莊之時,就已是謝氏棄子。

————————

“既允許祖母的人來,又特別另派遣了一隊人來,前者要麽是篤定我能應付祖母的人,可這樣又顯得多此一舉,父親可向來不喜做無謂功夫的。要麽是希望祖母的人能成功阻攔我。可不管是哪一種,結合後面所為,都像是不想讓我回去,又偏偏不得不讓我回去。”

此前,張嬤嬤還提及一句讓她先行回郡城。

既是先行,莫非還有後行?

真正要她去的地方,絕不是郡城。

連她的父親也得為那方力量所脅迫,不得已而為之?

謝明謹手指敲著桌面,看向畢十一,“十一,你是父親派來看守我的,怎麽看?”

那些嬤嬤想不到這些看管她的人也會替她辦事,只要在不違背她父親的初始命令,只要她給的利益足夠,只要她的父親還未將她的姓氏奪走,那他們就會一直對她低下頭顱。

“十一不敢。”畢十一低下頭,不肯表態。

謝明謹也不為難他,只是笑了笑,笑得很淡,像是窗外的風。

“父命難違,那就去吧。”

她起身,袖擺輕揚,目光望外。

“順便把那位徐先生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