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廣寧之戰驚天下

大明天啟二年、後金天命七年(公元1622年)正月十八日,努爾哈赤出兵進逼大明遼東總兵府所在地廣寧,即今日遼寧省北鎮市所在地。

人們習慣上認為:薩爾滸之戰導致了大明帝國與滿清之間戰略態勢的完全逆轉。在某種意義上說,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戰後,努爾哈赤打開了一片嶄新的天地,得到了一切可能中他想要的最好結果,完全取得了戰略上的主動地位。八旗鐵騎如狂飆般橫掃遼左,天下為之震撼。

大明帝國從此處於艱辛的堵截防守之中。

而帝國最高決策層的混亂,則在這場戰爭之後變得更加混亂。

與前線戰事比較起來,他們更看重權力爭鬥中的利益格局。是否對國家有利,變得不再重要,是非對錯於很大程度上已經被排除在決策者們的考慮之外。怎樣做對自己更有利,是否是自己人,日益成為他們進行重大國是判斷和決策時最為優先考量的指標。

這種情形,勢必使戰爭最前線的艱辛變得更加苦不堪言,這個民族中那些最優秀分子的數年心血,常常會在一念之間或者一夜之間毀於一旦,付諸東流,成為泡影。

翻檢中國歷史,我們知道,這已經是常見的、典型的亂世征兆。

如果說,薩爾滸大戰對於遼東局勢具有重大影響的話,那麽,廣寧失守,對於雙方民心士氣的影響,可能更加深遠。熊廷弼便是這種情勢的第一個犧牲者。

大明萬歷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三月,薩爾滸之戰結束。二十三日,朝廷起復在湖北江夏老家罷職閑居的前禦史熊廷弼,為大理寺左丞兼河南道禦史,宣慰遼東。這個職位大體上相當於今天的最高法院院長助理兼中紀委委員,再以中央政府代表的名義,巡視遼東。熊廷弼接到任命,立即以日夜二百裏的速度,星夜兼程趕赴北京。誰知,趕到北京後卻沒人理他,他被晾在驛館,就是政府招待所裏,一待就是兩個多月。原因是,此時的皇帝又縮回深宮,不大理會外面無奈的世界了。

六月十日,經過三個月休整的努爾哈赤,開始實施“速取開鐵,進逼遼沈”方略,率四萬八旗精兵,晝伏夜行,奇襲明、蒙、滿物資集散地與戰略要沖開原。他們五個夜晚馳驅三百裏,於十六日淩晨突襲攻城,中午時分,開原城陷。總兵、副將、參將、守備等全部陣亡,八千守軍中五千戰死,其余三千人成為戰俘,被努爾哈赤下令全部殺死。三日內,開原所屬城堡盡數失陷。

敗報於六月二十一日傳至北京,二十二日,萬歷皇帝下詔任命熊廷弼為兵部右侍郎兼右僉都禦史,經略遼東。經略一職,又稱督師,始設於萬歷年間,其地位、權力高於總督與巡撫,是執行國家級戰略任務的超級方面大員,全部由文人擔任。

七月七日,熊廷弼帶著皇帝賜給的尚方寶劍,“獨赴艱危”,奔向遼東。

七月二十三日,來到山海關後,他得到的第一個消息是:努爾哈赤已率重兵移師鐵嶺。

七月二十五日淩晨,夜襲而來的五萬八旗兵馬在努爾哈赤指揮下,猛攻鐵嶺,明軍一員參將開城投降,其余將士大部戰死。

熊廷弼出關後,面臨異常險惡的局勢。他以霹靂手段斬殺臨陣脫逃與克扣軍餉的將領,彈劾不稱職的邊關大吏,招撫流移,力圖重振民心士氣。在幾個月中,他也的確做到了這一點。

此時,努爾哈赤趁著熊廷弼整治混亂、無暇顧及的機會,突然發兵攻打葉赫部。

葉赫部就是曾經出過美女東哥,後來出了個葉赫那拉氏慈禧太後的那個部族。長期以來,在與努爾哈赤分庭抗禮的女真部落中,葉赫部可能是實力最為強大的一支,並得到了明軍的全力支持。明軍在協助葉赫部防衛時,甚至將視為秘密武器的火炮都部署在葉赫城上。此役中,努爾哈赤所部傷亡慘重。這是一次殊死戰,雙方加上協防的明軍全部進行了拼死搏鬥。最後,葉赫部落覆滅。

此次戰役中,在一位遊擊將軍帶領下協助防衛的一千名明軍將士,除戰死者外,其余被俘者全部被努爾哈赤下令殺死,無一生還。

葉赫部的覆滅,促使熊廷弼加緊了遼沈防務。史書記載說,熊廷弼曾經兩次派人到沈陽、撫順一帶了解敵情,這二位一個嚇得沒到沈陽就跑了回來,另一位則大哭著根本不敢去。於是,一個冬日的深夜,熊廷弼於雪夜奔赴撫順關,去做近敵偵察。左右將佐怕出意外,堅決勸阻。熊廷弼笑曰,這種冰天雪地,他們不會想到遼東經略敢輕身前往,遂輕騎而去。在撫順關口,他看到努爾哈赤以木石堵絕山口,便笑著對身邊的親兵說:看來努爾哈赤也有畏懼之處,這是怕我出兵奇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