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十六個宮女的密謀:殺了嘉靖皇帝

公元1521年,是為大明正德十六年。三月,三十一歲的正德皇帝明武宗朱厚照病死。他既無子嗣,亦無兄弟。根據我國宗法制度的原則,大宗絕嗣後,由小宗入繼承祀。於是,挑選出時年十五歲的堂弟朱厚熜繼承皇位。他就是嘉靖皇帝,史稱明世宗。是大明帝國的第十一位皇帝。

一部《海瑞罷官》,使嘉靖皇帝成為“文化大革命”初期全中國知名度極高的皇帝。這是一位沉浸在道家的神靈鬼怪之中,長達二十多年不上朝、不見群臣,又能死把住帝王權柄、對臣下收放自如的皇帝。海瑞的那一番痛罵,為這位皇帝相當陰暗的晚年生活增加了許多人間氣息。

在中國歷史上,他屬於那種令人說不清道不明的皇帝,讓那些想對他作出準確判斷的研究者們,倍感痛苦而且辛苦。

嘉靖皇帝本來只是身居外省的一位王子。如果正德皇帝有個兒子,哪怕是在皇族中領養一個兒子,他也就沒有任何機會來當這個皇帝,大約只能在外省度過那富貴而悠閑的藩王生涯。

正德皇帝可能直到臨死時,都不願意相信自己不能生育這個事實。同樣,他也可能直到臨死時,都不認為自己會死,因此,才始終沒有在皇族之中過繼一個兒子。據說,張太後與首輔楊廷和之所以選擇朱厚熜繼承皇位,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時他既是皇室最近的一支,又已經有了聰穎好學、品行端正的好名聲。

嘉靖皇帝的文化素養的確相當高,出自他手的詔書及各種文字,辭藻華美,詞鋒淩厲,知識面相當廣泛,配上不錯的書法,很看得過去。嘉靖皇帝不負眾望,繼位之初的表現便不同凡響,給人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

公元1521年,嘉靖皇帝只有十五歲,從湖廣安陸州,就是今天的湖北省鐘祥縣,來到京城。突然之間,從一個外省藩王府的王子,變成了舉國萬眾頂禮膜拜的皇帝。可以想見,這位青年皇帝除了感覺極好之外,顯然還需要有人幫助他理清各種關系,輔佐他治理這個龐大的帝國。這時,他能夠依靠也必須依靠的人,除了從藩王府跟來的人之外,就是堅定地選擇並擁戴自己成為皇帝的首輔楊廷和。

楊廷和是四川新都人,九年前即公元1512年的正德七年,就已經官居內閣首輔。當時有一個讀書人寫信給楊廷和,批評他在正德皇帝的胡鬧面前無所作為,致使劉瑾、錢寧、江彬等奸佞之徒坐大,導致國勢日頹,沒有盡到首輔——大致相當於今天內閣總理大臣的責任。楊廷和沒有惱羞成怒,而是待之以禮。據說,他流著眼淚對那位書生說:“給我點兒時間,我決不會辜負你的美意。”

正德皇帝病死後的“遺詔”和嘉靖皇帝繼位時的“即位詔書”,都是出自楊廷和的手筆,這是兩份在歷史上相當有名的文獻。

《即位詔書》洋洋八千言,所談及問題達八十條之多,對正德年間的弊政進行了全面清理和撥亂反正。

據說,由於這兩份文件切中時弊,言之有物,許多人讀完後痛哭失聲,從中看出了國家的希望。嘉靖皇帝對此,也欣然采納,全文批準了這份以他的名義發布的嘉靖年間第一份官方文件。

此後,到嘉靖三年即公元1524年,嘉靖皇帝與首輔楊廷和之間確實有過一段甜蜜的蜜月時期。他們君臣二人在此期間,於許多問題上志同道合,於是戮力同心、大刀闊斧地對國家進行了名副其實的治理整頓。

他們首先對正德皇帝時期極為活躍的太監們給予限制和打擊,一大批曾經權力很大、勢焰熏天,因而相當遭人痛恨的宦官被撤職、流放或充軍。從此,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五年間,宦官們再也沒有機會重新回到國家權力的舞台中心來。這一點受到了後代歷史學家們的熱烈贊頌。

嘉靖皇帝與楊廷和第二個大受歡迎的舉措,則是清理莊田。

到正德臨死時,帝國的各種莊田已經發展到了極為驚人的程度。

其中——

有皇莊,即皇帝本人和皇室擁有的莊田;

有宮莊,即後妃、皇太子和未就藩諸王的莊田;

有王莊,就是諸藩王的莊田;

有勛莊,就是貴族與外戚所擁有的莊田;

還有宦官們及其家人所擁有的莊田。

到正德十六年,僅北京周邊的畿輔地區,即順天、昌平等八府之地,上述莊田已經達到三千多萬畝。

當時有一個說法,說是除了供人走的道路之外,北京周圍方圓多少裏的區域內,已經沒有其他的土地可供權貴們兼並了。這種情形,必定意味著許多人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土地。

據歷史學家研究,此時,遊蕩在全國的流民,已經達到六百萬人以上。而當時,全國的總人口大約只有一億人左右。如此大比例的人口成為流民,想要社會不發生動蕩,是沒有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