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嶽飛必須死(第5/21頁)

於是,宋朝的第三位皇帝宋真宗時,繼續貫徹以文制武的方針。“祖宗之法,不以武人為大帥,專制一道。必以文臣為經略,以總制之。武人為總管,領兵馬,號將官,受節制,出入戰守,唯聽指揮。”就是說,全國各部隊的第一把手都由文臣出任,武將的出入戰守必須在文臣的督率節制之下行事。這一制度立即成為帝國傳統與慣例,這就相當令人不安了。冷兵器時代的戰爭,畢竟是要伐謀伐智也要伐勇伐力的。不習戰陣的文臣甚至要來指揮一場戰役乃至戰鬥,這就未免有點過分了。

這還不算。大宋帝國的趙家天子沿著真理的道路繼續前進,使真理不止走過了一步,而且是變成了徹頭徹尾的謬誤。如宦官督責監軍與陣圖鉗制既是。

宋代宦官監軍的陋習,始於宋太宗趙光義。他任用的宦官王繼恩,在鎮壓王小波李順起義時,胡作非為,陷害先鋒官馬知節的事跡,已經成為歷史上相當醜陋的一樁公案。到童貫封王時,宦官監軍達到中國歷史上的登峰造極。如前面已經敘述的,我們這裏所講到的一切,幾乎都肇始於這位宦官。

陣圖鉗制則是一種相當令人無法理解的做法,其具體做法是:“圖陣形,規廟勝,盡授紀律,遙制便宜,主帥遵行,貴臣督視”。意思是,打仗時,由皇帝和幾位大臣,在皇宮中制定好作戰陣圖和戰略戰術,前線將領不許更改地遵照執行,宦官在旁監視。於是,領兵將領萬分痛苦:戰爭時期瞬息萬變,依從陣圖可能有違實際,不從則是違抗上命。即便是徹底的外行,也能看出此做法的愚蠢。這大約是我們翻遍宋代史書,在太祖趙匡胤之後,很少看到宋軍打什麽漂亮勝仗的重要原因。

宋太祖趙匡胤文韜武略,與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齊名,開創了大宋基業。他手下有一位很厲害的將領,名叫曹彬。此人在太祖手下,從來沒有打過敗仗,立下過許多極為顯赫的戰功。深受信任與器重。當代學者考證,認為這位曹彬是曹雪芹的嫡系先祖。到太宗趙光義時,應用這套戰法節制武將,結果,同樣還是這位曹彬,便被打得七葷八素,差點把命都丟在戰場上。

但是,不管怎樣,這套東西好壞雜糅,形成了我們大宋帝國深入人心堅不可摧的帝國傳統。其最大功效,在於從內部使皇家權威不受侵犯的安全系數最大化。對於帝國與皇家來說,這就足夠了。與此比較起來,其他的一切都算不了什麽。沒有人意識到,這樣一來,這個曾經強大的帝國就變得不再強大了;在外部的打擊面前,已經不堪一擊。

為了增強軍隊的戰鬥力,宋朝甚至規定:軍隊中的士兵,身高體重者比個矮體輕者吃的軍糧、拿的軍餉要多,意思是鼓勵身高力壯的人當兵,以提高士兵的身體素質。我們能夠想象:在上述帝國傳統之下,如果僅僅因為士兵身強力壯,軍隊就能夠不“積弱”,倒實在是不可思議了。

就這樣,到公元1127年,金國騎兵打擊宋朝軍隊時,確實可以使用“摧枯拉朽”這個詞來形容。事實上,這一時期前後,宋朝的正規軍已經土崩瓦解。中興四將所領導的四支大軍加上吳玠率領的川陜部隊,是在後來近十年的抗金戰爭中逐步發展起來的。這十年,整個是一個大動蕩、大分化、大重組的十年。南宋政權在生死線上苦苦支撐,沒有必要沒有能力也沒有可能實行以文制武這一套。一切都在適應戰爭的需要而自然成長。於是,這五員大將對他們所領導的軍隊,也自然而然地具有了極大的權威。因此,民間自發地稱呼韓世忠部隊為“韓家軍”、張俊部隊為“張家軍”、劉光世部隊為“劉家軍”、嶽飛部隊為“嶽家軍”、吳玠部隊為“吳家軍”。

公元1135年,即紹興五年,幾經變化後,南宋軍隊形成了以這五支部隊為核心的行營護軍建制:

韓世忠部為行營前護軍,兵力八萬人,以淮東楚州就是今天的江蘇淮安為大本營;

張俊部為行營中護軍,兵力八萬人,以建康即今日南京為大本營;

劉光世部為行營左護軍,兵力五萬二千人,先後以池州即今日安徽貴池和廬州即合肥為大本營;

嶽飛部為行營後護軍,兵力十萬人,以鄂州即今日武昌為大本營;

吳玠部為行營右護軍,兵力七萬人,以興州即今日陜西略陽仙人關為大本營。

如今,按照皇帝趙構的內定安排,嶽飛接管劉光世的行營左護軍,同時節制吳玠的行營右護軍,讓他統帥全國五分之三左右的兵力,在淮西、川陜、荊襄三個主要正面戰場上,對金兵形成全面反攻的戰略態勢。這無疑是一個相當具有戰略眼光和魄力的安排。其激動人心之處自不待言。嶽飛感奮不已。如果這一切順利實現,這位青年將軍與對他有知遇之恩的青年皇帝,君臣二人的人生事業將可能達到一個令人目眩的光輝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