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好漢趙匡胤的“臥榻”情結

公元1127年的大禍發生時,距離大宋帝國開國皇帝太祖趙匡胤死,已經過去了一百五十一年。仔細檢視大禍發生的經過和這一百五十一年的帝國歷史,我們會驚奇地發現:其實,早在一個半世紀以前,太祖皇帝就已經為今天這場大禍種好了禍根。

禍根的根系則深植於皇帝的那張臥榻。

趙匡胤祖籍涿州,就是今天的河北省涿縣。公元927年,出生在河南洛陽夾馬營。還有一個說法,認為夾馬營應該叫甲馬營才對。按照後一種說法,則很有可能是軍隊的一個後勤基地,和他的武將世家出身有些相符。據說,他出生時身帶異香,三日不散,因此,乳名叫“香孩兒”。

年輕時的趙匡胤曾經相當困窘,原因是他父親本來是後唐莊宗皇帝李存勖的戰將,後來屢遭變故,家道中落,家境變得十分艱難。

公元947年,趙匡胤二十一歲。史書說他“容貌雄偉,器度豁如”。學習騎射武功,常常出類拔萃。有一次,他飛身躍上一匹沒上籠頭的烈馬。馬狂奔,逸上城墻斜道,將他在門框頂上迎頭撞將下來,觀者皆以為那腦袋必定已經撞得粉碎。片刻,此人徐徐起立,騰身跳上馬背,復馳騁如電。人皆異之。就在那一年,他離開越來越窘迫的家,開始風風火火闖蕩九州。隨後兩年的江湖闖蕩,令他飽嘗人間冷暖,遍歷世態炎涼,吃了不少苦頭。當時,他父親過去的一些好朋友已經相當有權勢,趙匡胤去投奔時,時常遭遇白眼冷遇。其中最好的一位算是鳳陽節度使王彥超,給了他十貫錢,大約相當於現在的不到兩千元人民幣,把他打發了。我們未來的趙家天子極為困窘,最慘的時候,曾經靠在街邊設賭局來維持生計。因此,我們千萬不可小瞧今天在馬路邊上,時常可以看到的那些用撲克牌與象棋殘局引人上鉤的此類人士。

公元949年下半年,趙匡胤流浪到了漢水邊上的重鎮襄陽,沒有錢住店,棲身在一座寺廟裏。寺廟的住持年近百歲,飽經滄桑,閱人無數,練就了一雙火眼金睛。他一看趙匡胤,風塵滿面,難掩英挺之氣;破衣一身,全無寒酸之態,就知道這個年輕人必非池中之物。於是,老和尚與他談古論今,點撥他說:漢水以南社會穩定,水至清則無魚;北方卻兵荒馬亂征戰不休,亂世出英雄。少年英雄奈何南下,卻不北上建功立業?趙匡胤一聽,如醍醐灌頂豁然開朗。他也不客氣,拿了老和尚贈送的一大筆重金厚禮,騎上寺廟裏唯一的一匹毛驢,拜別老和尚,雄赳赳地就奔北方來了。

公元950年,趙匡胤來到河北鄴都,投軍在後漢樞密使郭威手下,當了一名普通士兵。趙匡胤這廝魁梧雄健,有一身上好的騎射武功,讀過不少書,偏偏打仗還不怕死。當兵第二年,郭威發動武裝政變,三下五除二把後漢收拾成了後周,作了後周太祖。趙匡胤作戰不含糊,也因軍功被提拔成了禁軍東西班行首,大約相當於警衛隊隊長的樣子。

公元954年,後周太祖郭威病死,他沒有兒子,由養子柴榮繼位,史稱周世宗。這位周世宗柴榮在歷史上口碑不錯,趙匡胤當兵後一直跟著他幹,此時成為他的親信,被調到中央禁軍中任職。

同年,北漢趁後周太祖剛死,發兵攻打後周。趙匡胤隨柴榮出兵迎敵。兩軍在高平,即今天山西晉城東北部發生激戰。這場戰役對趙匡胤影響巨大。當時,北漢軍隊占據上風,後周的兩員大將見勢不好,臨陣脫逃,導致整個部隊陣腳大亂,極為危急。趙匡胤臨危不亂,高喊“主危臣死,拼死盡忠的時候到啦”,帶領所部騎兵直沖敵陣。北漢軍隊經受不住這種不要命的打法,一敗而不可收拾。後周軍居然扭轉敗局取得大勝。

戰後,趙匡胤被周世宗柴榮破格提拔為殿前都虞侯,大約相當於皇家直屬部隊的第三把手,職責有些類似今天部隊裏的參謀長,一下子成了高級將領。這還不算,柴榮還委托他整頓軍隊,組建殿前司諸軍。據說,趙匡胤平日為人質樸豪爽,重朋友講義氣慷慨大方,有酒大家喝,有肉大家吃,有錢大家花,因此結交了一大批朋友。趙匡胤利用主持軍隊整頓的機會,將許多可以交心的部下安排到掌實權的重要崗位上擔任領導職務。又與十位中、高級將領結拜為著名的“義社十兄弟”,從而形成了在後周軍隊中極大的潛在勢力。

此後,從公元956年到958年,周世宗柴榮對南唐發動過三次進攻,趙匡胤身先士卒,敢打敢拼,而且有勇有謀,表現極佳。公元958年,在攻打南唐的壽春時,趙匡胤乘坐一個皮筏子突入護城河指揮登城,要不是一個叫張瓊的親兵舍身護主,那如雨的矢石可能早就把他射成刺猬或者砸成肉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