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五一、馮玉祥會師中原(第3/5頁)

馬吉第和秦德純都是靳雲鶚所屬軍長,馮免了靳職,用他下面的人遞補,很是辣手。靳於9月7日發表陽電雲:

“各報館鈞鑒:頃奉馮總司令魚電,等因,並據馬軍長吉第陽電稱,馮軍兵力約有步兵兩師,騎兵兩旅,炮兵兩團,於今早在長葛和尚橋兩處與職軍所部開火,現正在激戰中。李軍長鎮亞歌電稱,馮軍韓復渠率三師兵力約兩萬人,突至登封臨汝附近,我軍眾寡不敵,退入城內,現該城已四面被圍,音信不通。並探得有向禹州進攻之勢,各等情,雲鶚當復馮總司令一虞電,其文曰:鄭州馮總司令勛鑒,魚電祗悉,查此次駐軍京漢,不即東進,系遵國民政府叠次秘令,防止我公異圖,鞏固黨國根本,中經我公數番督令,均皆電呈政府,請賜明示。嗣奉明令改令雲鶚為中央直轄第八方面軍總指揮,雲鶚因與公同隸革命旗幟之下,且又患難與共,遲不就職,無非為保固革命戰線,仍惟我公馬首是瞻。此心此志,天日共鑒,委曲求全,已無遺憾。不圖誠信未孚,深文周內,置辯無從,友愛難期。我公顛沛流離,造成今日之地位,果具大勇最後之覺悟,雲鶚仍本初衷,不為已甚。惟希慎處,並盼教益,毋任翹禱等語。謹電奉聞,佇候明教。靳雲鶚叩。陽申。(九月七日電由漢口發)”

唐生智則為靳雲鶚發出聲援電報雲:

“生智於元日自皖回鄂,江漢安堵。方幸漢寧同志合作,擁護中央遷寧,黨內一切糾紛,悉由第四次全體會議解決,凡我同袍,必能及時整軍,一致北伐。不圖東南之擾攘方息,而河洛之風雲復起。叠據各方報告,第二集團軍與中央直轄第八方面軍,偶因誤會,遽起沖突,同室操戈,良深悲憫。煥章同志年來為黨奮鬥,孤軍萬裏,今年會師汴鄭,收復河北,險阻艱難,備嘗之矣。薦青同志去歲反吳,今年討奉,堅苦卓絕。再接再厲,不為威屈,不為利誘,此皆忠實同志,黨國幹城。奉張未滅,吾儕武裝黨員,允宜捐除成見,意氣縱未易平,患難耍當與共。忍因小嫌而亂大謀,敢垂涕以相勸諫。並請各方同志共任排解,振導祥和,團結本黨武力,完成國民革命,打倒帝國主義工具之張作霖政府,建設三民主義的新中國,掬誠奉達,敬乞垂察。唐生智叩。刪。”

馮玉祥決心整肅靳雲鶚,9月5日集結所部兵力暗中部署,7日命孫良誠由北南攻,11日占偃城克漯河,靳雲鶚出奔上蔡、項城。孫連仲部擔任由南北攻,兩面夾擊,靳雖奮戰,但力不能支,帶領少數衛士逃赴皖北,然後跑到上海。

民國16年秋冬之際是革命軍北伐的中挫。當張宗昌攻下臨城、徐州後,革命軍向南轉進,馮玉祥的西北軍亦退守歸德。隴海路東段革命軍之聯絡遂被截斷。孫傳芳率軍渡江南侵時,直魯聯軍亦向河南馮玉祥部、山西閻錫山部進攻。

隴海鐵路橫貫中國大陸,沿黃河南岸蜿蜒而東,連貫津浦、京漢兩條鐵路,橫穿西北高原和淮海平原,尤以洛陽至徐州一段橫斷中原戰場,為兵家所必爭。

16年10月上旬,褚玉璞指揮第四軍方永昌部,第五軍王棟部,第六軍徐源泉部及袁家驥軍兵力共約10萬余人,10月10日越過楊集進攻馮玉祥軍。

同一時期,馮玉祥則將其所部分為三路部署:

第一路由鹿鐘麟指揮龐炳勛的第廿軍,楊虎臣的第十軍,呂秀文的第廿一軍,及王鴻恩師、蕭之楚師、王鈺棻師、常好仁師,兵力共5萬人,由馬牧集經碭山向徐州進攻。

第二路由劉鎮華指揮所部第八方面軍全部兵力約8萬余人由考城向濟寧進攻。

第三路由孫連仲指揮所部第十四軍及梁壽愷、秦德純、韓德元等部第廿三軍,兵力共4萬余人,由大名向德州進攻。

總預備隊是第六軍韓復渠部,第三軍孫良誠部,第五軍石友三部,第四軍馬鴻逵部,及鄭大章的騎兵軍,共約9萬人,集結開封、鄭州附近。

10月9日馮玉祥軍各路部隊集中完畢,開始前進。馮部雖有三路大軍,但第二路軍劉鎮華部因分子復雜,多所牽制,未能如期進展;第三路軍孫連仲部亦因受到牽制,行動不便,不能孤軍遠出。10月10日鹿鐘麟在馬牧集以東沿隴海路兩側與褚玉璞軍開戰。褚軍10萬人,第一線兵力即達5萬,眾寡懸殊,鹿軍敗北,褚軍乘勝追擊,來勢甚猛。馮玉祥綜合各方情況,認為褚軍主力使用於黃河以南,在黃河以北僅為助攻,乃決定以最小限度兵力拒止黃河北岸褚軍,而集中主力於黃河南岸。以一部主力在蘭封附近迎擊褚軍,而控置強大預備隊於開封附近。10月19日褚軍鐵甲車已抵內黃,馮玉祥乃於當晚放棄蘭封,誘敵深入,選定杜良集至杞縣構築陣地。10月26日起自黃河南岸至杞縣間戰況極為劇烈,30日馮軍改守為攻,一舉擊潰進攻之褚軍,11月1日克復蘭封。2日占領柳河、李壩集、內黃。3日收復考城,6日越馬牧集以東,鄭大章軍則到達碭山以西。馮玉祥考慮各種情況,認為不宜孤軍深入,乃決定放棄所得各地,撤回蘭封附近以待敵軍深入而聚殲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