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九、灤州兵變(第5/5頁)

同時李爽愷亦有討馮電發出。

馮玉祥的國民軍系,組成並不堅強,馮自兼國民一軍,國民二軍是嶽維峻,國民三軍是孫嶽。嶽維峻和孫嶽雖屬國民軍系,可是到了權利上的爭執時,並不完全聽命於馮。馮玉祥和郭松齡聯結後就發生了這種現象,嶽和孫並不知道馮已同意直隸仍劃給李景林,所以鄧寶珊和徐永昌的國民二三聯軍根本無視郭、馮密約,拼命向李景林的防區進擊。這時候馮玉祥派張之江率領三旅人在豐台待命,準備必要時應援郭軍,那知李景林卻誤會張之江集中軍隊是側應鄧寶珊和徐永昌,因此決心拒郭阻馮,一面倒向奉張。而國民二三兩軍則由於張之江一軍按兵不動,對馮大生誤會。

李景林既然決定和國民軍一戰,就暗中請德國軍事顧問指導秘密地在北倉構築堅固的工事,有電網和地雷,以備和國民軍一拼;日本人也助李固守。張之江部參加攻擊後,戰事集中在楊村一帶,激戰多日,鄧寶珊加派劉汝明的警衛第一旅和門致中的警衛第二旅前往增援,並由李鳴鐘統一指揮。從12月18日張之江下令總攻擊,經過了三天三夜的苦戰,那時天降大雪,氣候酷冷,國民兵反穿著羊皮襖,在雪地上匐匍前進,一直沖到敵軍陣地前,猝然攻擊,就這樣從韓家堡突入,李軍大敗。12月22日李景林退入天津租界,其部隊則向天津以南退往德州,天津遂落入國民軍手中。

李景林退入租界後即轉赴山東濟南,他的部隊已退入山東,成為後來直魯聯軍再起的伏筆。

馮軍攻陷天津後,馮玉祥給北京政府一個電報,保薦孫嶽為直督,電雲:

“(上略)頃據張(之江)李(鳴鐘)兩部統電稱,本軍於本日下午二時進入天津,敵軍完全繳械。李景林當潰敗之時,查無下落等語。惟天津中外要沖,關系甚重,懇請速任孫嶽為直隸軍務督辦兼省長,以維現狀。伏乞照準,明令發表,特此謹陳。馮玉祥叩養。”

馮玉祥把直隸給了孫嶽,惹起李鳴鐘的不滿,李鳴鐘聯絡了馮、郭下屬幾員大將表示反對,使馮非常為難。李是國民一軍馮的嫡系,他們認為國民二三軍在天津攻防戰中沒有一點戰績,天津是一軍打下的,為什麽督軍、省長都給別人?馮對他的部下另有一套,他用辭職做要挾,宣稱自己要下野,李鳴鐘等才不敢反對。

國民軍雖然攻下了天津,可是就在這同一天,關外的郭松齡軍宣告失敗,郭松齡夫婦被奉軍活捉,因此郭松齡和馮玉祥的聯結,沒有達到預期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