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二、孫中山北上逝世

民國13年當北方在直奉大戰前,南方則正由孫中山領導國民黨布置北伐,不幸中間發生了廣州商團事變,13年10月15日商團事變平定,這時直奉戰爭已在激烈進行,迨直系失敗後,北京城換了主人,所謂的孫、段、張三角同盟自然發生了作用。

北方新興的勢力馮玉祥集團在政變後曾聯名電請孫中山北上,電雲:

“中山先生大鑒:辛亥革命未竟全功,致令先生政策無由施展,今幸偕同友軍,勘定首都,此後一切建設大計,仍希先生指示。萬望速駕北來,俾親教誨是禱。馮玉祥、胡景翼、孫嶽、續桐溪、劉守中、蒯定煜、淩毅、李石曾、李含芳、嶽維峻、張之江、李鳴鐘、鹿鐘麟、鄧寶珊……叩。”

10月27日,孫中山在韶關電復馮玉祥等,答應北上,另一相同之電致段祺瑞,電雲:

“義旗聿舉,大憝肅清。諸兄功在國家,同深慶幸。建設大計,亟應決定,擬即日北上,與諸兄晤商……”

10月30日孫中山返抵廣州,在大元帥府召集會議,討論應付北方時局的具體辦法,並決定親自北上。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特發出秘密通告第八十六號,對同志指示:

“為通告事:此次馮玉祥、胡景翼、孫嶽諸將聯合共倒曹、吳,於掃除革命障礙,關系非細。胡、孫為黨員,馮部亦多黨員在內。總理此次北上,乃應北方同志之要求,期於北方黨務之進行,有所發展,並非輕與各派講求妥協。蓋關於建國北伐之舉,政府既有命令及宣言,並建國大綱廿條之頒布,本黨復有北伐目的之宣布,方針已定,決不遊移,惟當悉力以求貫徹。但目前本黨勢力,尚未充足,掌握政權,貫徹黨綱,尚須有待。凡我同志,當及時努力於宣傳組織,以期團體日固,勢力日充,萬不可以時局小變,致搖素志,尤當隨時留心總理之言論行動,得所師承,並隨時遵依黨令,為主義而奮鬥,毋蹈紛歧零亂之習,是為至要。”

13年11月4日,孫中山命令胡漢民留守廣州,代行大元帥職權;令譚延闿辦理大本營事務,主持北伐軍事,並電張作霖告以即日北上。

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如下:

“……故辛亥之後,吾人雖能推倒滿洲政府,曾不須臾,帝國主義者已勾結軍閥,以與國民革命為敵。務有以阻止國民革命目的之進行。十三年來,軍閥本身有新陳代謝,而其性質作用,則自袁世凱以至於曹錕、吳佩孚,如出一轍。故北伐之目的,不僅在覆滅曹、吳,尤在曹、吳覆滅之後,永無同樣繼續之人。換言之,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軍閥所挾持之武力,得帝國主義之援助而增其數量。此自袁世凱以來已然。然當其盛時,雖有帝國主義之羽翼,及其敗也,帝國主義亦無以救之,此其故安在?二年東南之役,袁世凱用兵,無往不利。三四年間,叛跡漸著,人心漸去。及反對帝制之兵起,終至眾叛親離,一蹶不振。七年以來,吳佩孚用兵,亦無往不利;驕氣所中,以為可以力征經營天下,……及人心已去,終至於一敗塗地而後已。猶於敗亡之余,致電北京公使團,請求加以援助。其始終甘為帝國主義之傀儡,而不能了解歷史的教訓如此。由斯以言,帝國主義之援助,終不敵國民之覺悟。……吾人於此,更可得一證明:凡武力與帝國主義結合者無不敗。反之,與國民結合以速國民革命之進行者無不勝。……永絕跡於國內。其代之而興之現象,第一步使武力與國民相結合。……今日者國民之武力,固尚無可言,而武力與國民結合,則端倪已見。吾人於此,不得不努力,以期此結合之確實而有進步……

本黨根據以上理論,對於時局,主張召集國民會議,以謀中國之統一與建設。而在國民會議召集以前,主張先召集一預備會議,決定國民會議之基礎條件,及召集日期、選舉方法等事。預備會議以左列團體之代表組織之:一、現代實業團體。二、商會。三、教育會。四、大學。五、各省學生聯合會。六、工會。七、農會。八、共同反對曹吳各軍。九、政黨。……”

11月13日10時20分孫中山偕宋慶齡、李烈鈞、邵元沖、黃昌谷、朱和中、馬超俊等20余人乘永豐艦起程,汪兆銘則先一天赴港,在港等候。胡漢民、許崇智、楊希閔、劉震寰等乘江固艦送至黃埔,由於珠江水淺阻礙航行,下午3時始抵黃埔,黃埔軍校校長,蔣中正率全體官兵登永豐艦迎孫中山登岸與黃埔軍校師生告別,這時黃埔一二期學生正在對岸的魚珠炮台一帶實施戰術演習,並作築城工作,蔣中正陪孫中山前往校閱。

孫中山在黃埔和軍校師生會晤,對於黃埔軍校的卓越成就贊勉備至,不知這時是有預感,還是下意識,在離別前竟黯然對校長蔣中正說:“我這次去北京,明知很危險,禍福難以逆料,將來能不能回來,實在不敢預測,不過北上是為了革命,是為了救國救民,雖有危險亦何所懼?何況我已五十九歲,死也可以瞑目了。”蔣中正聽了孫中山這番話,非常驚訝,因為孫中山平常最樂觀,如今卻作此語,深為不解,乃問:“先生為何今天這樣說?”孫中山答:“人總有一死,只要死得其時,倘在二三年前,我就不能死,現在有了這麽多好學生,可以完成革命工作,我死亦無憾了。”說著不勝淒惻。隨後由蔣中正在校中為孫中山餞行,下午5時50分孫中山即再登艦向香港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