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九、山東問題失敗

8年4月中旬,歐洲和約大致上已討論得差不多了,於是,和會重心才回到討論山東問題上。

16日最高會議討論山東問題,威爾遜建議把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先交和會接收,俟中國將山東重要地區辟為商埠後交還中國。牧野表示反對,英、法、意三國代表也不支持美國的建議。21日,牧野單獨謁見威爾遜,仍然堅持日本應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威爾遜提出折衷建議,擬將德國在太平洋區域的利益交與協約國及參戰國“公平分配”,同時各國放棄在華的勢力範圍。牧野認為,如果各國願意放棄在華的勢力範圍,日本亦可放棄,但山東問題必須按照日本的意圖處理。

威爾遜接見牧野後,即約法國總理克裏孟梭、英國首相勞合喬治、意國首相奧蘭多舉行四巨頭會議,威爾遜把和日本代表接觸的經過向其他三巨頭報告,勞合喬治建議把德國在山東的租借地讓與國聯,由國聯以委任統治地的方式接收管理。

22日上午,美、英、法、意四巨頭開會,意國代表因為爭奪阜姆問題未達目的,忿而退出會議,於是四巨頭變成了三巨頭,巴黎和會因意國代表的退出而發生了裂痕。因此,日本代表乘機強硬起來,堅決反對國聯代管,宣稱已奉到本國政府的訓令,如果山東問題不能滿意解決,日本即不簽字對德和約,必要時日本代表可以退出會議。同時,日本代表將把1917年日本與英、法、意等國所訂有關山東問題的密約公布出來。在這密約上英、法、意都默認日本有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

意國首相奧蘭多退出最高會議,使巴黎和會遭遇困難,因此日本的乘機敲詐竟然生效,因為大家怕日本代表也步意國後塵退出和會,則和會等於瓦解,對戰後國際合作損害極大,這種情勢下,中國便吃了很大的虧。

22日下午美、英、法三巨頭繼續最高會議,會議主題討論山東問題,中國代表陸徵祥、顧維鈞被邀列席,由於大的形勢不佳,山東問題是兇多吉少,中國代表懷著極端沉重的心情列席會議。美國總統威爾遜首先致詞,他就中國的要求以及和日本的爭執作了一個結論,他說:

“我們參加世界戰爭,主要目的就要維持條約的神聖,中日兩國既有一九一五年五月廿五日的中日協定於前,又有一九一八年九月廿四日換文於後,英法等國與日本所訂的條約又有維持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義務。在這種情形下,山東問題似無法變更!”

威爾遜的話只是顧及了一方面,就是尊重條約的神聖,可是很多條約都不神聖,不平等的條約是應該予以修改的!

威爾遜總統以條約神聖為理由,不肯面對現實,主持正義,這也難怪,因為條約究竟是比較可以信守的文件,可憐的是中國自清末以來,在國際事務上吃夠了條約的苦頭。不平等條約對中國來說,全是血腥的烙印。

當威爾遜在最高會議席上宣布維持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權利是根據中日所簽條約時,顧維鈞代表起立發言說:

“本席對總統閣下的意見表示反對,因為一九一五年的中日條約,中國政府是在日本提出最後通牒後被迫接受的;至於一九一八年的續約換文,是以一九一五年的條約為根據。中國政府在被迫的情形下所接受的條約,是不是應該視作神聖的條約呢?”

顧維鈞年紀輕,英文好,並且儀表和談吐都很高雅,他的話竟把威爾遜的意見駁倒,然而威爾遜立刻反駁說:

“顧代表的話並不全符事實,一九一五年中日之間的問題,中國可以說是受壓迫,但是一九一八年九月間協約國已經處於絕對的優勢,日本當時決不能再以武力恫嚇中國,為什麽中國在換文上卻有欣然同意的字樣?”

顧維鈞答復說:“當時的情形也很特殊,因為日本在山東不肯撤兵,地方備受騷擾,民情異常憤激。中國政府當時為了避免激起事變,所以才承認簽訂這個續約。請問英法兩大國和日本簽署這個條約時是在一種什麽情況下?”

英國首相勞合喬治頗有歉意地說:“英國和日本簽訂密約時,地中海以東地區的局勢異常緊張,英國這時不能不依靠日本的協助,所以才簽了這個密約。現在想來,當時付給日本的代價似乎高昂,不過條約已經簽署,也非信守不可!”

勞合喬治的話有兩點意思,其一和中國一樣,英國和日本簽署有關山東問題的密約是被迫的;其二英國認為縱然是被迫,為了條約是神聖的,也只有信守。

威爾遜解釋說:“美國和歐洲國家並非不願意主持公道,無奈受了以前各項條約的拘束,因此對中國的處境幫不上忙。好在國際聯盟就要成立,將來如再有強加於中國的,國聯會員自有援助中國的義務。”